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方法、思路与框架 | 第11-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三)文章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2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素质 | 第13页 |
(二)素质测评 | 第13页 |
(三)招聘测评体系 | 第13-14页 |
二、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一)个体差异原理 | 第14-15页 |
(二)工作差异原理 | 第15页 |
(三)人岗匹配原理 | 第15-16页 |
(四)“冰山模型”理论 | 第16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测评技术发展概况 | 第16-22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页 |
(三)国内外测评技术发展概况 | 第18-22页 |
第三章 A制药公司人员招聘测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32页 |
一、A公司简介 | 第22-24页 |
二、A公司招聘测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2页 |
(一)A公司目前的招聘流程及招聘测评体系 | 第24-26页 |
(二)A公司员工招聘测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引入素质测评模型,改善A公司人员招聘测评体系 | 第32-48页 |
一、提高对招聘测评体系的重视度 | 第32页 |
二、合理预测招聘需求,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 第32-35页 |
(一)与战略挂钩 | 第33页 |
(二)人才供给预测 | 第33-34页 |
(三)人才退出预测 | 第34-35页 |
三、培养素质测评技术专业人员,提高招聘人员专业素养 | 第35-37页 |
四、科学开发岗位素质测评模型,综合运用测评工具 | 第37-45页 |
(一)通过工作分析确定测评内容 | 第37页 |
(二)描述测评指标,确定测评指标计量方法 | 第37-44页 |
(三)确定测评指标权重 | 第44页 |
(四)综合运用测评工具 | 第44-45页 |
五、灵活选择招聘渠道,合理选择招聘测评方法 | 第45-4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一、论文主要成果总结 | 第48页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