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4-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页
        1.2.3 研究综述第16-17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8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相关理论概述第19-25页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含义第19-20页
        2.1.1 感染力的含义第19页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含义第19-20页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特征第20-22页
        2.2.1 渗透性第20-21页
        2.2.2 互动性第21页
        2.2.3 潜隐性第21页
        2.2.4 示范性第21-22页
        2.2.5 艺术性第22页
    2.3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重要意义第22-24页
        2.3.1 有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23页
        2.3.2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第23-24页
        2.3.3 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原则和着力点第25-31页
    3.1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原则第25-27页
        3.1.1 以人为本原则第25-26页
        3.1.2 平等尊重原则第26页
        3.1.3 显隐教育相结合原则第26-27页
        3.1.4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第27页
    3.2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着力点第27-30页
        3.2.1 激发情感共鸣第28页
        3.2.2 贴近学生实际第28-29页
        3.2.3 转变话语方式第29页
        3.2.4 彰显人格魅力第29-30页
        3.2.5 运用新媒体技术第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1-42页
    4.1 调查基本情况第31-35页
        4.1.1 问卷数据采集第31-32页
        4.1.2 调查结果分析第32-35页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5-38页
        4.2.1 以情感人做得不够第35-36页
        4.2.2 对大学生潜移默化影响不足第36页
        4.2.3 教育者提升感染力的能力不高第36-37页
        4.2.4 话语转化有待加强第37页
        4.2.5 环境营造不够完善第37-38页
    4.3 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第38-41页
        4.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第38-39页
        4.3.2 教育者对感染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践不够深入第39页
        4.3.3 部分大学生中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淡化现象第39-40页
        4.3.4 部分教育者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不足第40-41页
        4.3.5 西方不良文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第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途径第42-55页
    5.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实施感染力的能力第42-46页
        5.1.1 促进教育者真信真懂真情传播第42-43页
        5.1.2 实现与大学生平等互动情感共鸣第43页
        5.1.3 注重教育过程中话语方式的转变第43-44页
        5.1.4 结合大学生认知和接受程度提高教育方法艺术性第44-45页
        5.1.5 重视隐性教育的运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第45页
        5.1.6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人格魅力第45-46页
    5.2 激发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第46-48页
        5.2.1 增强大学生对政治的参与度及理论学习的热情第46-47页
        5.2.2 大学生要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第47页
        5.2.3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身新媒体媒介素质第47-48页
        5.2.4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砥砺增强大学生才干第48页
    5.3 改进和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48-52页
        5.3.1 打造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第49页
        5.3.2 拓展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第49-50页
        5.3.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门户专题网站的感染力第50页
        5.3.4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评机制第50-51页
        5.3.5 强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制度保障第51-52页
    5.4 优化环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第52-54页
        5.4.1 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第52-53页
        5.4.2 建设大学文化构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第53页
        5.4.3 高校、社会与家庭三方联动形成合力第53-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第61-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教育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师小教专业卓越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