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与综述 | 第9-18页 |
1.1 褪黑素概述 | 第9页 |
1.2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 | 第9-10页 |
1.3 褪黑素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 | 第10-12页 |
1.3.1 褪黑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第10-11页 |
1.3.1.1 延缓植物叶片衰老 | 第10-11页 |
1.3.1.2 调控植物开花 | 第11页 |
1.3.1.3 调节植物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 第11页 |
1.3.2 褪黑素在植物抵抗逆境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第11-12页 |
1.3.2.1 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 | 第11-12页 |
1.3.2.2 增强植物的耐热性 | 第12页 |
1.3.2.3 提高植物对细菌性病原体的抗性 | 第12页 |
1.4 花青素概述 | 第12-14页 |
1.5 茉莉酸概述 | 第14-16页 |
1.5.1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 | 第14页 |
1.5.2 茉莉酸的生理功能 | 第14页 |
1.5.3 茉莉酸信号通路组分 | 第14-16页 |
1.5.4 茉莉酸信号通路简介 | 第16页 |
1.6 茉莉酸对花青素合成的调控作用 | 第16-17页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8页 |
2.1.2 试剂 | 第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7页 |
2.2.1 植物生长条件与培养 | 第18-19页 |
2.2.2 花青素含量测定 | 第19页 |
2.2.3 拟南芥根及下胚轴长度的测量 | 第19页 |
2.2.4 GUS活性测定 | 第19-20页 |
2.2.5 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20页 |
2.2.6 蛋白质印迹实验 | 第20-23页 |
2.2.7 拟南芥RNA提取 | 第23-24页 |
2.2.8 RT-PCR | 第24-25页 |
2.2.9 荧光定量PCR | 第25-26页 |
2.2.10 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44页 |
3.1 实验结果 | 第27-41页 |
3.1.1 褪黑素可以直接调控拟南芥的花青素积累 | 第27-28页 |
3.1.2 褪黑素抑制茉莉酸诱导的花青素积累 | 第28-29页 |
3.1.3 褪黑素的抑制效应不受光周期影响 | 第29-31页 |
3.1.3.1 光周期条件下褪黑素单独处理的花青素积累 | 第29-30页 |
3.1.3.2 光周期条件下褪黑素抑制茉莉酸诱导的花青素积累 | 第30-31页 |
3.1.4 褪黑素在茉莉酸相关突变体中的抑制效应不改变 | 第31-33页 |
3.1.5 内源褪黑素的增加也会抑制茉莉酸诱导的花青素积累 | 第33-34页 |
3.1.6 褪黑素不会阻断茉莉酸的信号 | 第34-38页 |
3.1.6.1 褪黑素不改变茉莉酸诱导的JAZ1蛋白降解 | 第34-35页 |
3.1.6.2 褪黑素不改变茉莉酸诱导的JAZs基因表达 | 第35-36页 |
3.1.6.3 褪黑素不改变茉莉酸在拟南芥发育中的作用 | 第36-38页 |
3.1.7 褪黑素不会诱导花青素分解代谢 | 第38-39页 |
3.1.8 褪黑素可能作用于花青素合成通路 | 第39-41页 |
3.1.8.1 褪黑素不从转录水平上调控花青素的合成 | 第39页 |
3.1.8.2 添加花青素合成中间物质可以恢复褪黑素的抑制效应 | 第39-41页 |
3.2 讨论与展望 | 第41-44页 |
第四章 论文小结 | 第44-45页 |
附录A 缩略语(Abbreviations) | 第45-47页 |
附录B 引物(Primers)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