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说明 | 第15-2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3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20-2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33页 |
1.2.1 残余应力特性研究 | 第24-27页 |
1.2.2 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 第27-31页 |
1.2.3 疲劳可靠度评估 | 第31-33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33-35页 |
第2章 残余应力与轮载作用应力耦合分析 | 第35-60页 |
2.1 残余应力分布特性研究 | 第35-50页 |
2.1.1 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 第35-40页 |
2.1.2 残余应力分布特性 | 第40-50页 |
2.2 残余应力与轮载应力耦合模型 | 第50-58页 |
2.2.1 残余应力与轮载作用应力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51-56页 |
2.2.2 残余应力与轮载作用应力叠加耦合模型的验证 | 第56-58页 |
2.3 小结 | 第58-60页 |
第3章 基于应变能的疲劳评估方法及可靠度 | 第60-81页 |
3.1 基于应变能的疲劳评估方法 | 第60-67页 |
3.1.1 基于应变能的疲劳评估方法的建立 | 第60-64页 |
3.1.2 基于应变能的疲劳评估方法的验证 | 第64-67页 |
3.2 疲劳可靠度评估模型 | 第67-79页 |
3.2.1 疲劳可靠度评估理论 | 第67-75页 |
3.2.2 疲劳可靠度模型的建立 | 第75-79页 |
3.3 小结 | 第79-81页 |
第4章 疲劳评估及其可靠度工程应用 | 第81-116页 |
4.1 疲劳荷载模型的建立 | 第81-97页 |
4.1.1 随机变量分布特性 | 第82-96页 |
4.1.2 疲劳荷载模型的验证 | 第96-97页 |
4.2 疲劳寿命评估 | 第97-108页 |
4.2.1 基于监测数据的疲劳寿命评估 | 第97-105页 |
4.2.2 服役期疲劳寿命预测 | 第105-108页 |
4.3 基于随机交通荷载的疲劳可靠度评估 | 第108-114页 |
4.3.1 焊接残余应力影响效应分析 | 第109-110页 |
4.3.2 交通荷载影响效应分析 | 第110-114页 |
4.4 小结 | 第114-116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116-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34-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37-138页 |
个人简历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