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治理与治理现代化 | 第20页 |
2.1.2 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与地方治理现代化 | 第20-21页 |
2.1.3 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2.1 多中心理论 | 第21-22页 |
2.2.2 治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河南省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现状评价 | 第25-33页 |
3.1 河南省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3.2 河南省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 第26-30页 |
3.2.1 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选择 | 第26-28页 |
3.2.2 河南省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3.3 河南省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现状评价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河南省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障碍及成因分析 | 第33-46页 |
4.1 河南省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障碍 | 第33-40页 |
4.1.1 治理理念障碍 | 第33页 |
4.1.2 治理主体障碍 | 第33-36页 |
4.1.3 治理资源障碍 | 第36-38页 |
4.1.4 治理技术障碍 | 第38-40页 |
4.2 河南省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障碍成因分析 | 第40-46页 |
4.2.1 治理理念层面 | 第40页 |
4.2.2 治理主体层面 | 第40-43页 |
4.2.3 治理资源层面 | 第43-44页 |
4.2.4 治理技术层面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河南省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障碍克服对策 | 第46-58页 |
5.1 现代治理理念的树立 | 第46-48页 |
5.1.1 破除“官本位”观念 | 第46-47页 |
5.1.2 树立现代化的治理理念 | 第47-48页 |
5.1.3 促进治理理念的普及 | 第48页 |
5.2 治理主体的培育 | 第48-53页 |
5.2.1 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 第48-50页 |
5.2.2 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地位 | 第50-51页 |
5.2.3 进一步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 | 第51-53页 |
5.2.4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第53页 |
5.3 治理资源条件的保障 | 第53-56页 |
5.3.1 增强治理主体的财力资源 | 第54-55页 |
5.3.2 扩充治理主体的人才资源 | 第55-56页 |
5.4 现代治理技术的引进与运用 | 第56-58页 |
5.4.1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第56-57页 |
5.4.2 加快建立多元主体联动的信息治理平台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