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办公建筑空调冷热源方案研究--以武汉某大型办公建筑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办公建筑用能特征及空调冷热源系统常见形式第17-25页
    2.1 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办公建筑用能特征第17-18页
        2.1.1 大型办公建筑用能特征第17-18页
        2.1.2 大型办公建筑能耗理论分析第18页
    2.2 空调冷热源系统形式及性能分析第18-24页
        2.2.1 地埋管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第18-19页
        2.2.2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第19-20页
        2.2.3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第20-21页
        2.2.4 冷水机组+锅炉系统第21页
        2.2.5 空气源热泵系统第21-22页
        2.2.6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第22-23页
        2.2.7 电厂余热利用系统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型办公建筑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第25-35页
    3.1 多层次评价体系第25-28页
        3.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第25页
        3.1.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第25-26页
        3.1.3 设计调查问卷第26页
        3.1.4 构造判断矩阵第26-27页
        3.1.5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27页
        3.1.6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27-28页
    3.2 大型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选取的影响因素第28-29页
    3.3 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选择第29-33页
        3.3.1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第29-30页
        3.3.2 设计调查问卷第30-32页
        3.3.3 判断矩阵的构造第32页
        3.3.4 数据处理及优选方案的确立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办公建筑负荷特征分析第35-47页
    4.1 大型办公建筑特征及功能简介第35-36页
    4.2 武汉市全年气候特征及办公建筑空调设计参数第36-38页
        4.2.1 武汉市全年气候特征第36页
        4.2.2 建筑物围护结构构造及热工参数第36-37页
        4.2.3 室外设计参数第37页
        4.2.4 室内设计参数第37页
        4.2.5 空调房间内部负荷第37-38页
    4.3 基于EnergyPlus的办公建筑负荷模拟分析第38-44页
        4.3.1 能耗模拟软件的介绍第38页
        4.3.2 负荷模拟第38-41页
        4.3.3 负荷分析第41-43页
        4.3.4 全年负荷频率分布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五章 基于EnergyPlus的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第47-57页
    5.1 冷水机组+锅炉系统优选及能耗模拟结果第47-51页
        5.1.1 三种机组组合方案的介绍第47-48页
        5.1.2 能耗模拟设置第48-50页
        5.1.3 能耗模拟结果比较第50-51页
    5.2 空气源热泵系统能耗模拟结果第51-52页
    5.3 直燃机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系统优化及能耗模拟结果第52-54页
        5.3.1 三种机组组合方案的介绍第52-53页
        5.3.2 能耗模拟设置第53页
        5.3.3 能耗模拟结果比较第53-54页
    5.4 三种空调冷热源方案比较第54-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7-59页
    6.1 结论第57-58页
    6.2 进一步建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吸附—混凝应急处理饮用水源地石油污染的工艺研究
下一篇:可持续设计理念下的装配式模块单元适应性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