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初中数困生转化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转化数困生对全社会有积极的影响 | 第9-10页 |
1.2.2 转化数困生对改变现有数学教学有指导作用 | 第10页 |
1.2.3 转化数困生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吻合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学困生及数学学困生的界定 | 第13-15页 |
2.1 学困生界定标准 | 第13-14页 |
2.1.1 以学科标准 | 第13页 |
2.1.2 以发展标准 | 第13-14页 |
2.1.3 以名次标准 | 第14页 |
2.2 数学学困生的界定 | 第14-15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页 |
3.2 最近发展区 | 第15-16页 |
3.3 新课标要求 | 第16-17页 |
第4章 数困生的实验研究 | 第17-25页 |
4.1 实验诊断 | 第17-20页 |
4.1.1 智力诊断 | 第17-19页 |
4.1.2 非智力因素诊断 | 第19-20页 |
4.2. 数困生的分类 | 第20-25页 |
4.2.1 智力型数困生 | 第20-21页 |
4.2.1.1 记忆障碍型 | 第20-21页 |
4.2.1.2 思维欠缺型 | 第21页 |
4.2.1.3 想象片面型 | 第21页 |
4.2.1.4 操作迟钝型 | 第21页 |
4.2.2 非智力型数困生 | 第21-23页 |
4.2.2.1 情感障碍型 | 第21-22页 |
4.2.2.2 意志薄弱型 | 第22页 |
4.2.2.3 兴趣缺乏型 | 第22页 |
4.2.2.4 态度不端型 | 第22页 |
4.2.2.5 方法不当型 | 第22-23页 |
4.2.3 外因影响型数困生 | 第23-25页 |
4.2.3.1 受干扰型 | 第23页 |
4.2.3.2 被误导型 | 第23页 |
4.2.3.3 综合型 | 第23-25页 |
第5章 初中数困生的转化策略 | 第25-33页 |
5.1 智力型数困生的转化策略 | 第25-27页 |
5.1.1 记忆障碍型 | 第25-26页 |
5.1.2 思维欠缺型 | 第26页 |
5.1.3 想象片面型 | 第26-27页 |
5.1.4 操作迟钝型 | 第27页 |
5.2 非智力型数困生的转化策略 | 第27-30页 |
5.2.1 情感障碍型 | 第27-28页 |
5.2.2 意志薄弱型 | 第28-29页 |
5.2.3 兴趣缺乏型 | 第29页 |
5.2.4 态度不端型 | 第29-30页 |
5.2.5 方法不当型 | 第30页 |
5.3 外因影响型数困生的转化策略 | 第30-33页 |
5.3.1 受干扰型 | 第30页 |
5.3.2 被误导型 | 第30-31页 |
5.3.3 综合型 | 第31-33页 |
第6章 数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 第33-45页 |
6.1 智力型数困生 | 第33-37页 |
6.2 非智力型数困生 | 第37-40页 |
6.3 外因影响型数困生 | 第40-45页 |
第7章 结语 | 第45-47页 |
7.1 研究结果 | 第45页 |
7.2 总结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69页 |
附表1 比内测试精简版试题 | 第51-53页 |
附表2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题目 | 第53-55页 |
附表3 初中生数学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 第55-58页 |
附表4 情绪稳定性诊断量表 | 第58-60页 |
附表5 意志品质诊断量表 | 第60-62页 |
附表6 数学学习兴趣度诊断表 | 第62-63页 |
附表7 数学学习态度诊断量表 | 第63-65页 |
附表8 数学学习方法诊断量表 | 第65-66页 |
附表9 数学摸底试卷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