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3 装配式节点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5-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创新点及难点第15-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 钢结构梁柱节点基本理论第17-23页
    2.1 梁柱节点分类第17页
    2.2 常用的节点连接方式第17-18页
        2.2.1 刚性连接第17页
        2.2.2 半刚性连接第17-18页
        2.2.3 柔性连接第18页
    2.3 节点研究方法概述第18-19页
    2.4 节点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2页
        2.4.1 荷载-位移滞回性能分析第19-20页
        2.4.2 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模型第20-21页
        2.4.3 节点域剪切变形分析第21页
        2.4.4 传力路径分析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装配式梁柱节点性能试验研究第23-45页
    3.1 节点设计原则第23页
    3.2 拼接梁的计算方法第23-24页
    3.3 试件设计第24-30页
        3.3.1 设计参数第24-25页
        3.3.2 等强度设计过程第25-26页
        3.3.3 连接板的选取与验算第26-27页
        3.3.4 节点域计算第27-28页
        3.3.5 焊接计算第28-30页
    3.4 试验概况第30-44页
        3.4.1 材性试验第30-31页
        3.4.2 传感器标定第31-32页
        3.4.3 应变片的粘贴第32-36页
        3.4.4 试验装置第36-37页
        3.4.5 数据采集及测量仪器第37-39页
        3.4.6 加载制度第39页
        3.4.7 试验现象分析第39-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装配式梁柱节点试验数据分析第45-60页
    4.1 概述第45-46页
    4.2 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分析第46-48页
    4.3 节点M-?关系曲线分析第48-50页
    4.4 节点域应变分析第50-53页
    4.5 传力路径分析第53-56页
    4.6 节点耗能分析第56-58页
    4.7 法兰盘节点弯矩的修正第58-59页
    4.8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 有限元分析第60-69页
    5.1 有限元软件概述第60页
    5.2 节点的非线性类型第60-61页
        5.2.1 材料非线性第60-61页
        5.2.2 几何非线性第61页
        5.2.3 接触非线性第61页
    5.3 节点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第61-64页
        5.3.1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和模型建立第61-62页
        5.3.2 单元类型的选取与网格划分第62-63页
        5.3.3 边界条件与加载制度第63-64页
        5.3.4 接触关系的建立第64页
    5.4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第64-68页
        5.4.1 应力分析第64-66页
        5.4.2 位移分析第66-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河工业遗址资源景观化研究--以小浦运河工业遗址为例
下一篇: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状态估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