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在《政治生活》模块中的运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对话教学与《政治生活》的对话需要 | 第16-22页 |
一、对话教学 | 第16-19页 |
(一) 对话的内涵及意义 | 第16页 |
(二) 对话教学的内涵 | 第16-17页 |
(三) 对话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17-19页 |
二、《政治生活》模块教学需要对话 | 第19-22页 |
(一) 生成学科知识的需要 | 第20页 |
(二) 构建民主课堂的需要 | 第20页 |
(三) 亲近真实生活的需要 | 第20-21页 |
(四) 培养公民素养的需要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政治生活》模块对话教学现状探微 | 第22-30页 |
一、《政治生活》模块课堂对话教学实施现况调查 | 第22-27页 |
(一) 课堂对话教学访谈与记录 | 第22-24页 |
(二) 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 第24-27页 |
二、《政治生活》模块对话教学实施难之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一) 学生:失语 | 第27-28页 |
(二) 教师:独语 | 第28-29页 |
(三) 文本:无语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政治生活》模块对话教学的实施 | 第30-37页 |
一、实施“对话教学”的前提 | 第30-32页 |
(一) 知识准备 | 第30页 |
(二) 观念转变 | 第30-31页 |
(三) 环境创设 | 第31-32页 |
二、推进“对话教学”的策略 | 第32-37页 |
(一) 创设情境,激发话趣 | 第33-34页 |
(二) 创新形式,交汇思想 | 第34-35页 |
(三) 设置冲突,深度对话 | 第35页 |
(四) 回归生活,认识升华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政治生活》模块对话教学的实践反思 | 第37-46页 |
一、教师求身归不缺位 | 第37-40页 |
(一) 新课程理念中的教师观 | 第37-38页 |
(二) 对话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思考 | 第38-40页 |
二、学生为主体真参与 | 第40-42页 |
(一) 新课程理念中的学生观 | 第40-41页 |
(二) 对话教学中学生潜能的挖掘初探 | 第41-42页 |
三、文本为依托促升华 | 第42-46页 |
(一) 新课程理念中的教材观 | 第43页 |
(二) 对话教学中文本内容合理使用的尝试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