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4.1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 | 第10-11页 |
1.4.2 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研究 | 第11-12页 |
1.4.3 对教育需求的研究 | 第12页 |
1.4.4 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研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新生代农民工 | 第15页 |
2.1.2 教育需求 | 第15-16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2.2.3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教育需求背景分析 | 第20-31页 |
3.1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教育需求的可能性 | 第20-25页 |
3.1.1 调查总体情况 | 第20-21页 |
3.1.2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教育需求的可能性分析 | 第21-25页 |
3.2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教育需求的必要性 | 第25-31页 |
3.2.1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教育需求的现实性分析 | 第25-29页 |
3.2.2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教育需求的发展性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教育需求分析 | 第31-49页 |
4.1 江西晨鸣纸业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 第31-43页 |
4.1.1 教育权隐患:缺乏保障 | 第31-41页 |
4.1.2 心理隐患:处于边缘化 | 第41-43页 |
4.2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 | 第43-49页 |
4.2.1 政府因素 | 第44-45页 |
4.2.2 社会因素 | 第45-47页 |
4.2.3 个人因素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对策 | 第49-58页 |
5.1 从宏观来讲,政府应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 第49-52页 |
5.1.1 加大投资力度 | 第49-50页 |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0-51页 |
5.1.3 完善制度创新 | 第51-52页 |
5.1.4 加大宣传力度 | 第52页 |
5.2 从社会来讲,社会各力量团结一致充分发挥“中介”的作用 | 第52-55页 |
5.2.1 企业应该明确责任,做好培训以及学会关怀 | 第52-53页 |
5.2.2 培训机构注重质量,发展自己 | 第53-54页 |
5.2.3 发挥各职业院校、成人院校优势,吸引人才 | 第54-55页 |
5.2.4 发挥社区的作用 | 第55页 |
5.3 从个人来讲,新生代农民工做好“学习者”主体的角色 | 第55-58页 |
5.3.1 转变观念,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的重视 | 第56页 |
5.3.2 进行职业规划,避免盲从 | 第56页 |
5.3.3 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自己 | 第56-57页 |
5.3.4 端正心态,克服心理困境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本研究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