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9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流动儿童概念界定 | 第12页 |
2.社会融入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3.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4.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四)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1.文化适应理论 | 第16-17页 |
2.公民身份理论 | 第17-18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文献法 | 第18页 |
2.比较法 | 第18-19页 |
一、法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特殊蕴涵及背景 | 第19-23页 |
(一)法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特殊蕴涵 | 第19-20页 |
1.教育融入 | 第19页 |
2.文化融入 | 第19-20页 |
3.心理融入 | 第20页 |
(二)法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背景 | 第20-23页 |
1.流动人口来源纷繁复杂 | 第20-21页 |
2.欧盟政策影响深远 | 第21页 |
3.融入环境壁垒重重 | 第21-23页 |
二、法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 | 第23-27页 |
(一)流动儿童较高的教育期望 | 第23页 |
(二)法律政策体系的有利保障 | 第23-24页 |
(三)流动儿童家庭居住环境拥挤 | 第24-25页 |
(四)流动儿童学业成就面临困境 | 第25-27页 |
三、法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问题 | 第27-30页 |
(一)身份认同的困境 | 第27页 |
(二)官方语言的障碍 | 第27-28页 |
(三)心理健康的需求 | 第28页 |
(四)主流文化的冲突 | 第28-30页 |
四、法国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策略 | 第30-34页 |
(一)建立教育优先发展区,加强地方教育领域伙伴关系 | 第30页 |
(二)实施公民教育,促进流动儿童身份认同 | 第30-31页 |
(三)建立学校及家长协同作用的教育融入机制 | 第31-32页 |
(四)发展基于多元文化的语言教育 | 第32页 |
(五)提供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 | 第32-34页 |
五、法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对我国的启迪 | 第34-38页 |
(一)法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不足 | 第34页 |
1.“教育优先发展区”有待完善 | 第34页 |
2.教育世俗化政策太过激进 | 第34页 |
(二)我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困境 | 第34-35页 |
(三)法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经验借鉴 | 第35-38页 |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保障 | 第35页 |
2.发展公民教育,促进理解与互动 | 第35-36页 |
3.建立家校协同合作,促进城市融入 | 第36页 |
4.加强思想理念教育,鼓励主动融入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