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含多运动副间隙破碎机工作机构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17页
        1.2.1 颚式破碎机发展现状与趋势第10-12页
        1.2.2 运动副间隙模型的研究状况第12-17页
        1.2.3 柔体研究简介第17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7-19页
2 Solidworks 建模及虚拟样机技术第19-23页
    2.1 颚式破碎机分类第19页
    2.2 颚式破碎机主要结构第19-20页
    2.3 采用 Solidworks 建立实体模型第20-21页
    2.4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第21-22页
    2.5 ADAMS 软件简介第22页
    2.6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ADAMS 软件建立颚式破碎机虚拟样机第23-37页
    3.1 无间隙颚破运动学仿真分析第23-29页
        3.1.1 计算颚式破碎机的偏心轴转速第24-27页
        3.1.2 计算破碎机的最大破碎力第27-29页
    3.2 运动副间隙模型的建立第29-32页
        3.2.1 含间隙的运动副模型第29-30页
        3.2.2 运动副间隙接触碰撞模型第30-31页
        3.2.3 运动副间隙的摩擦模型第31-32页
    3.3 ADAMS 建立多间隙颚破动力学仿真模型第32-36页
        3.3.1 ADAMS 添加约束第32-33页
        3.3.2 ADAMS 施加接触第33-34页
        3.3.3 ADAMS 施加静动摩擦系数第34页
        3.3.4 ADAMS 施加载荷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仿真结果动态特性对比分析第37-53页
    4.1 无间隙与含三间隙破碎机动态特性对比分析第37-41页
    4.2 间隙大小不同时机构动态特性对比分析第41-45页
    4.3 分析确定最佳配合间隙量第45-47页
    4.4 不同转速时机构动态特性对比分析第47-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5 间隙数目不同时颚破动态特性分析第53-58页
    5.1 二间隙与三间隙机构速度对比分析第53-55页
    5.2 二间隙与三间隙机构加速度对比分析第55-56页
    5.3 二间隙与三间隙机构接触力对比分析第56-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动颚为柔体与刚体时三间隙颚破性能对比分析第58-62页
    6.1 动态特性对比分析第58-61页
    6.2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跨径钢箱梁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稀土电解槽流场-电场耦合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