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挡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综合及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变速器概述 | 第10-11页 |
1.3 自动变速器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页 |
1.4 自动变速器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机构综合与分析的基础知识 | 第17-24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齿轮拓扑原理 | 第17-20页 |
2.2.1 机构示意图 | 第17页 |
2.2.2 运动链拓扑图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2.2.3 齿轮拓扑图自由度 | 第18-19页 |
2.2.4 齿轮拓扑图中的级别 | 第19-20页 |
2.3 行星变速器基本理论 | 第20-22页 |
2.3.1 行星排分析 | 第20-21页 |
2.3.2 行星机构分析 | 第21-22页 |
2.4 杠杆法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行星变速箱传动机构综合 | 第24-35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行星齿轮拓扑综合 | 第24-26页 |
3.2.1 齿轮传动综合 | 第24-25页 |
3.2.2 拓扑图可平面性 | 第25-26页 |
3.3 6 挡行星齿轮传动综合 | 第26-33页 |
3.3.1 行星齿轮传动拓扑图 | 第26-27页 |
3.3.2 行星齿轮传动功能图 | 第27-30页 |
3.3.3 行星齿轮传动 | 第30-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8 速行星变速箱综合 | 第35-42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8 速齿轮功能图 | 第35-37页 |
4.3 齿轮传动简图 | 第37-40页 |
4.3.1 扩展杠杆法布置执行原件 | 第37-38页 |
4.3.2 变速器平面性 | 第38-39页 |
4.3.3 8 速行星齿轮传动简图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变速器挡位分析和传动比确定 | 第42-67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变速器的变挡分析 | 第42-63页 |
5.2.1 变速器倒挡传动分析 | 第43-45页 |
5.2.2 变速器减速前进1挡传动分析 | 第45-47页 |
5.2.3 变速器减速前进2挡传动分析 | 第47-49页 |
5.2.4 变速器减速前进3挡传动分析 | 第49-51页 |
5.2.5 变速器减速前进4挡传动分析 | 第51-52页 |
5.2.6 变速器减速前进5挡传动分析 | 第52-55页 |
5.2.7 变速器直接挡传动分析 | 第55-57页 |
5.2.8 变速器超速前进1挡传动分析 | 第57-59页 |
5.2.9 变速器超速前进2挡传动分析 | 第59-61页 |
5.2.10变速器超速前进3挡传动分析 | 第61-63页 |
5.3 变速器传动比 | 第63-64页 |
5.4 新机构传动比与速比阶跃 | 第64-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行星传动部分力矩和效率分析 | 第67-80页 |
6.1 引言 | 第67页 |
6.2 齿轮机构传动效率 | 第67-69页 |
6.2.1 设定效率求解条件 | 第67-68页 |
6.2.2 各挡位效率 | 第68-69页 |
6.3 变速器行星传动部分力矩分析 | 第69-78页 |
6.3.1 倒挡位机构力矩 | 第69-71页 |
6.3.2 前进1挡位机构力矩 | 第71-72页 |
6.3.3 前进2挡位机构力矩 | 第72-73页 |
6.3.4 前进3挡位机构力矩 | 第73-74页 |
6.3.5 前进4挡位机构力矩 | 第74-75页 |
6.3.6 前进5挡位机构力矩 | 第75-76页 |
6.3.7 前进6挡位机构力矩 | 第76页 |
6.3.8 前进7挡位机构力矩 | 第76-77页 |
6.3.9 前进8挡位机构力矩 | 第77-78页 |
6.4 与经典变速器效率的对比 | 第78-7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