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缘由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创新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的软法及软法治理概说 | 第13-18页 |
(一)何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及其治理 | 第13-14页 |
1.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界定 | 第13页 |
2.治理的含义 | 第13-14页 |
(二)何为软法 | 第14-17页 |
1.软法的定义 | 第14-15页 |
2.软法与民间法、道德的区分 | 第15页 |
3.软法的范围 | 第15-17页 |
4.软法的价值 | 第17页 |
(三)何为软法治理 | 第17-18页 |
二、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的软法规范体系 | 第18-21页 |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的软法规范形式 | 第18-19页 |
1.村民自治章程 | 第18页 |
2.村规民约 | 第18-19页 |
3.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 | 第19页 |
4.农村自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具体法则 | 第19页 |
(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软法规范的效力及实现方式 | 第19-21页 |
三、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软法治理的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一)软法治理在W村的适用情况 | 第21-24页 |
1.村规民约的治理 | 第22-23页 |
2.村“两委”制度的治理 | 第23-24页 |
(二)软法治理在W村所起到的作用 | 第24-25页 |
1.弥补硬法治理的不足,解决硬法治理的困境 | 第24-25页 |
2.推动开放性的公共治理和善治的形成 | 第25页 |
3.实现对本土资源和法外资源的利用,降低村民自治中法治与社会发展成本 | 第25页 |
(三)软法治理在W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1.基层群众参与农村自治事务的积极性较低 | 第26页 |
2.软法的制定程序混乱,立法水平有待提高 | 第26-27页 |
3.软法治理中缺乏责任追究机制 | 第27页 |
4.软法的运行环境缺乏有效监督 | 第27-28页 |
5.基层软法治理中的各主体地位不平等 | 第28页 |
6.运用软法来解决纠纷并未达到良好的效果 | 第28-30页 |
四、软法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一)软法和硬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 | 第30页 |
(二)软法缺少明确的责任制度 | 第30-31页 |
(三)软法的治理不易获得司法救济 | 第31页 |
(四)软法的治理易引发权力的滥用 | 第31-32页 |
五、加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软法治理的建议 | 第32-37页 |
(一)培养村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 | 第32页 |
(二)完善软法的制定程序 | 第32-33页 |
(三)完善软法的实施并明确责任追究机制 | 第33-34页 |
(四)改善软法的运行环境,建立民主监督机构 | 第34页 |
(五)实现软法治理中的各主体地位平等 | 第34-35页 |
(六)丰富软法对矛盾的解决方式 | 第35页 |
(七)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硬法与软法的混合治理 | 第35-36页 |
(八)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六、结束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