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2.1 孤岛工作面矿山压力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和巷道围岩控制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沿空掘巷煤柱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3.2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路线图 | 第23-26页 |
2 特厚综放孤岛工作面围岩结构特征分析 | 第26-36页 |
2.1 工作面概况及开采条件 | 第26-28页 |
2.2 特厚煤层孤岛工作面岩层运动与应力分析 | 第28-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特厚综放孤岛工作面矿压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第36-54页 |
3.1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概述 | 第36-39页 |
3.2 模拟地质条件 | 第39-40页 |
3.3 孤岛工作面应力分布特征 | 第40-44页 |
3.4 特厚综放孤岛工作面初采期间应力分布特征 | 第44-47页 |
3.4.1 直接顶的破断和失稳规律 | 第44-46页 |
3.4.2 老顶的破断和失稳规律 | 第46-47页 |
3.5 特厚综放孤岛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应力分布特征 | 第47-51页 |
3.5.1 直接顶的破断和失稳规律 | 第47-49页 |
3.5.2 老顶的破断和失稳规律 | 第49-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4 特厚综放孤岛工作面合理煤柱留设研究 | 第54-64页 |
4.1 模型建立及计算步骤 | 第54-55页 |
4.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62页 |
4.2.1 巷道围岩的垂直位移 | 第55-57页 |
4.2.2 巷道围岩垂直应力 | 第57-59页 |
4.2.3 巷道围岩塑性区破坏状态 | 第59-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5 现场实测 | 第64-82页 |
5.1 孤岛工作面矿压实测 | 第64-65页 |
5.1.1 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 | 第64-65页 |
5.2 综放孤岛工作面矿压规律分析 | 第65-74页 |
5.2.1 工作面来压特征分析 | 第65-66页 |
5.2.2 初次来压规律分析 | 第66-70页 |
5.2.3 周期来压规律分析 | 第70-74页 |
5.3 特厚综放孤岛工作面辅运顺槽变形规律分析 | 第74-78页 |
5.3.1 测点布置方案及观测方法 | 第74-76页 |
5.3.2 辅运顺槽变形分析 | 第76-78页 |
5.4 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分析 | 第78-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6 主要结论与不足 | 第82-8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6.2 存在不足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