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沉陷地表移动变形监测及规律分析--以朱集东1222(1)工作面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6-24页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16-17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3.3 变形监测相关技术 | 第18-20页 |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4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2 地表移动观测站概况与数据处理 | 第24-44页 |
2.1 测区概况 | 第24-28页 |
2.1.1 朱集东煤矿地质采矿条件介绍 | 第25-26页 |
2.1.2 1222(1)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介绍 | 第26-28页 |
2.2 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2.3 监测站设计 | 第29-31页 |
2.3.1 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 | 第29-30页 |
2.3.2 村庄监测站的设计 | 第30-31页 |
2.4 监测站测设 | 第31-32页 |
2.5 连接测量 | 第32-34页 |
2.6 全面观测 | 第34-35页 |
2.7 观测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 第35-42页 |
2.7.1 平面测量数据处理及精度评价 | 第35-38页 |
2.7.2 水准测量数据处理及精度评价 | 第38-42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3 RTK高程转换与精度分析 | 第44-60页 |
3.1 RTK技术高程测量原理 | 第44-45页 |
3.1.1 高程系统 | 第44-45页 |
3.1.2 RTK测量原理 | 第45页 |
3.2 高程转换模型 | 第45-51页 |
3.2.1 曲面拟合模型 | 第46-48页 |
3.2.2 BP神经网络 | 第48-51页 |
3.3 高程拟合模型应用 | 第51-53页 |
3.4 CORS RTK高程转换 | 第53-59页 |
3.4.1 大地高高差 | 第53-55页 |
3.4.2 高程转换探究 | 第55-57页 |
3.4.3 高差转换成果 | 第57-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分析 | 第60-78页 |
4.1 移动变形计算 | 第61-63页 |
4.1.1 支距改正 | 第61页 |
4.1.2 移动和变形计算 | 第61-63页 |
4.2 地表移动变形曲线 | 第63-65页 |
4.2.1 绘图工作 | 第63-64页 |
4.2.2 移动变形曲线成果 | 第64-65页 |
4.3 地表移动变形参数分析 | 第65-71页 |
4.4 村庄移动变形 | 第71-76页 |
4.4.1 地表下沉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71-72页 |
4.4.2 村庄移动变形规律 | 第72-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结论 | 第78页 |
5.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