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行走机构关键零件的分析及改进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国内外采煤机研究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2.2 采煤机行走机构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2 采煤机及其行走机构介绍 | 第20-28页 |
2.1 采煤机概述 | 第20-22页 |
2.1.1 采煤机的工作环境 | 第20页 |
2.1.2 采煤机的组成 | 第20-21页 |
2.1.3 采煤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 | 第21-22页 |
2.2 采煤机行走机构的介绍 | 第22-24页 |
2.2.1 采煤机行走机构的功能 | 第23页 |
2.2.2 采煤机行走机构工作原理及主要要求 | 第23-24页 |
2.3 采煤机行走机构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2.3.1 齿轨轮的失效分析 | 第24-25页 |
2.3.2 销轨的失效分析 | 第25-26页 |
2.3.3 导向滑靴的失效分析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行走机构关键零件的建模及受力分析 | 第28-40页 |
3.1 行走机构关键零件的实体建模 | 第28-32页 |
3.1.1 齿轨轮实体建模 | 第28-30页 |
3.1.2 销轨实体建模 | 第30-31页 |
3.1.3 导向滑靴实体建模 | 第31-32页 |
3.2 行走机构关键零件的受力分析 | 第32-38页 |
3.2.1 齿轨轮的受力分析 | 第32-33页 |
3.2.2 不同工况下前后导向滑靴的受力分析 | 第33-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齿轨轮的分析 | 第40-56页 |
4.1 齿轨轮弯曲分析 | 第40-45页 |
4.1.1 有限元法及ANSYS软件简介 | 第40-41页 |
4.1.2 齿轨轮弯曲强度分析 | 第41-43页 |
4.1.3 齿轨轮弯曲疲劳分析 | 第43-45页 |
4.2 齿轨轮与销轨接触分析 | 第45-50页 |
4.2.1 齿轨轮与销轨接触强度分析 | 第45-48页 |
4.2.2 齿轨轮与销轨接触疲劳分析 | 第48-50页 |
4.3 齿轨轮的分析结果总结 | 第50页 |
4.4 齿轨轮的改进 | 第50-55页 |
4.4.1 概述 | 第50-51页 |
4.4.2 确定修改参数 | 第51页 |
4.4.3 改进后的齿轮弯曲疲劳分析计算 | 第51-53页 |
4.4.4 改进后的齿轨轮的弯曲强度分析 | 第53-54页 |
4.4.5 改进后的齿轨轮与销轨接触分析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销轨和导向滑靴的分析 | 第56-72页 |
5.1 销轨的分析 | 第56-59页 |
5.1.1 销轨的结构特点 | 第56页 |
5.1.2 销轨的强度分析 | 第56-58页 |
5.1.3 销轨的疲劳分析 | 第58-59页 |
5.2 不同工况下导向滑靴的分析 | 第59-71页 |
5.2.1 不同工况下导向滑靴的强度分析 | 第60-65页 |
5.2.2 导向滑靴在不同工况下的疲劳分析 | 第65-70页 |
5.2.3 导向滑靴的改进 | 第70-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总结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