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一、绪论 | 第6-12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6-7页 |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 1、婴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研究 | 第7-9页 |
| 2、政府教育职能研究 | 第9-10页 |
| 3、婴幼儿早期教育政府职能研究 | 第10-11页 |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 1、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二、相关概念和主要理论 | 第12-15页 |
| (一)早期教育的含义 | 第12-13页 |
| (二)公共服务理论 | 第13-14页 |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第14-15页 |
| 三、乌鲁木齐市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及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15-18页 |
| (一)婴幼儿家长对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的需求提升 | 第15-16页 |
| (二)婴幼儿看护人受教育程度、科学育儿水平低 | 第16-17页 |
| (三)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运营混乱、层次不齐 | 第17页 |
| (四)婴幼儿早教市场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 第17-18页 |
| 四、当前乌鲁木齐市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24页 |
| (一)乌鲁木齐市婴幼儿早期教育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 | 第18-19页 |
| (二)乌鲁木齐市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主体不明确 | 第19-20页 |
| (三)乌鲁木齐市婴幼儿早期教育内容形式不规范 | 第20-22页 |
| 1、教育理念偏差,知识化倾向严重 | 第20页 |
| 2、课程标准脱离婴幼儿实际水平 | 第20-22页 |
| 3、忽视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 第22页 |
| (四)乌鲁木齐市婴幼儿早期教育师资队伍欠缺 | 第22-23页 |
| 1、婴幼儿教育从业人员学历混杂 | 第22-23页 |
| 2、婴幼儿教育从业师资队伍流动性大 | 第23页 |
| (五)乌鲁木齐市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评价机制欠缺 | 第23-24页 |
| 1、婴幼儿健康成长标准不明确 | 第23-24页 |
| 2、政府对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的督导评估不到位 | 第24页 |
| 五、完善乌鲁木齐市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24-36页 |
| (一)建立健全婴幼儿早期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 第24-25页 |
| (二)理顺管理主体,多部门齐抓共管 | 第25-28页 |
| 1、构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 第25页 |
| 2、加强政府对早期教育工作的指导 | 第25-26页 |
| 3、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作 | 第26-28页 |
| (三)构建社区科学教育管理、课程、服务体系 | 第28-31页 |
| 1、依托社区做好早期教育的调研、宣传工作 | 第28-29页 |
| 2、因时因地制宜,构建工作模式 | 第29页 |
| 3、开展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 第29-30页 |
| 4、建立社区示范性早期教育中心 | 第30页 |
| 5、构建社区早期教育社会服务体系 | 第30-31页 |
| (四)明确师资标准,规范师资队伍 | 第31-32页 |
| 1、明确早期教育机构工作人员从业标准 | 第31-32页 |
| 2、配合培养早期师资 | 第32页 |
| (五)探索建立乌鲁木齐市婴幼儿早期教育督导与评估管理机制 | 第32-36页 |
| 1、建立督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 2、建立早期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 第33-35页 |
| 3、政府督导评估发展前景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8页 |
| 注释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附录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