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论文

基于稀疏表示与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重建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基于插值的方法第11-12页
        1.2.2 基于重建的方法第12-13页
        1.2.3 基于学习的方法第13-16页
    1.3 重建图像质量评价标准第16-17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本文章节安排第18-20页
第2章 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与相关理论基础第20-34页
    2.1 超分辨率重建理论第20-21页
        2.1.1 图像的退化模型第20页
        2.1.2 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第20-21页
    2.2 稀疏表示理论第21-27页
        2.2.1 信号的稀疏表示第21-22页
        2.2.2 稀疏编码第22-25页
        2.2.3 字典学习第25-27页
    2.3 神经网络理论第27-33页
        2.3.1 神经网络概述第27-28页
        2.3.2 典型的神经网络模型第28-32页
        2.3.3 常用的激活函数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基于稀疏表示与正则化技术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第34-60页
    3.1 引言第34-36页
        3.1.1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第34-35页
        3.1.2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问题的正则化约束第35-36页
    3.2 基于正则化技术的稀疏编码函数第36-40页
        3.2.1 自回归(AR)正则化第36-38页
        3.2.2 非局部相似(NLS)正则化第38-39页
        3.2.3 流形学习(ML)正则化第39-40页
    3.3 基于正则化技术与引导滤波的超分辨率算法第40-43页
        3.3.1 基于AR与NLS正则化的稀疏编码函数第40页
        3.3.2 基于加权引导滤波的全局误差补偿模型第40-42页
        3.3.3 算法流程和框架第42-43页
    3.4 基于正则化技术与低秩矩阵恢复的超分辨率算法第43-47页
        3.4.1 基于NLS与ML正则化的稀疏编码函数第43-44页
        3.4.2 基于低秩矩阵恢复的超分辨率算法第44-45页
        3.4.3 算法流程和框架第45-47页
    3.5 实验与分析第47-59页
        3.5.1 实验环境与数据准备第47-48页
        3.5.2 基于正则化技术与引导滤波的超分辨率实验第48-54页
        3.5.3 基于正则化技术与低秩矩阵恢复的超分辨率实验第54-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SAE)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第60-74页
    4.1 引言第60-61页
        4.1.1 基于字典学习的超分辨率算法研究第60页
        4.1.2 联合字典训练模型第60-61页
    4.2 数据预处理第61-63页
    4.3 基于改进SAE的联合字典学习第63-65页
    4.4 算法流程第65-66页
    4.5 实验与分析第66-71页
        4.5.1 实验参数设置第66页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6-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4页
第5章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的医学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第74-86页
    5.1 引言第74页
    5.2 基于DBN的联合字典学习第74-78页
    5.3 算法流程第78-79页
    5.4 实验与分析第79-85页
        5.4.1 实验参数设置第79-80页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0-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6.1 总结第86-87页
    6.2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8页
致谢第98-10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机械手冷库重复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若干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对于员工自身创造力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