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0-11页 |
| abstract | 第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1.2.2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1.2.3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5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1.6.1 国内外关于农家乐发展的研究 | 第14-15页 |
| 1.6.2 国内外关于农民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5-16页 |
| 1.6.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 1.7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2.1 产业融合理论 | 第17页 |
| 2.2 参与式发展理论 | 第17页 |
| 2.3 成本效益理论 | 第17-18页 |
| 2.4 农家乐 | 第18页 |
| 2.5 参与农家乐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石板岩镇B村农家乐发展概况 | 第19-24页 |
| 3.1 石板岩镇B村概况 | 第19页 |
| 3.2 农家乐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第19-21页 |
| 3.2.1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第19-20页 |
| 3.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 第20页 |
| 3.2.3 提高劳动者素质,缩小城乡差距 | 第20页 |
| 3.2.4 促进农民就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 第20-21页 |
| 3.3 石板岩镇B村农家乐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21-24页 |
| 3.3.1 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偏低 | 第21页 |
| 3.3.2 农村人才较为缺乏 | 第21-22页 |
| 3.3.3 创新性较为缺乏 | 第22页 |
| 3.3.4 发展资金不足 | 第22页 |
| 3.3.5 体制机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 3.3.6 服务水平较低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农民参与农家乐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33页 |
| 4.1 数据来源 | 第24页 |
| 4.2 调研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24-26页 |
| 4.2.1 石板岩镇B村调研对象的年龄分布 | 第24页 |
| 4.2.2 石板岩镇B村调研对象的文化水平 | 第24-25页 |
| 4.2.3 石板岩镇B村调研对象的家庭年收入 | 第25页 |
| 4.2.4 石板岩镇B村调研对象的家庭土地面积 | 第25页 |
| 4.2.5 农民参与农家乐发展的意愿 | 第25-26页 |
| 4.3 调研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30页 |
| 4.3.1 数据统计 | 第26-27页 |
| 4.3.2 影响因素的预期作用方向及分析 | 第27-30页 |
| 4.4 调研数据回归分析 | 第30-33页 |
| 4.4.1 模型构建 | 第30页 |
| 4.4.2 变量的定义与赋值 | 第30-31页 |
| 4.4.3 Logistic模型二元回归分析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第33-36页 |
| 5.1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 | 第33页 |
| 5.2 增强创新意识 | 第33-34页 |
| 5.3 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 第34页 |
| 5.4 提高农民对农家乐发展的认知度 | 第34页 |
| 5.5 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 | 第34-3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8页 |
| 6.1 结论 | 第36页 |
| 6.2 展望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附录:关于农民参与农家乐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