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制下小学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现状研究--以上海市A学校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1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三、国外文献综述 | 第21-26页 |
四、研究述评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等第制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一、多元智力理论 | 第27-28页 |
二、新课程改革理念 | 第28页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28-29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9-3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二、研究过程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等第制下小学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 | 第31-47页 |
第一节 等第制下教师教学评价的现实背景 | 第31-32页 |
一、制定评价指南:教师评价标准的改变 | 第31页 |
二、实行等第制:教学评价范式的转变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等第制下A学校教学评价的实施 | 第32-47页 |
一、A学校的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二、等第制下A学校明确教学评价的目标任务 | 第33-35页 |
三、等第制下A学校规范教学评价的实施路径 | 第35-44页 |
四、等第制下A学校突出教学评价的特色成效 | 第44-47页 |
第三章 教师教学评价现状的设计与分析 | 第47-79页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第47-48页 |
第二节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第48-55页 |
一、问卷的选择与开发 | 第48-55页 |
二、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55页 |
三、观察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55页 |
第三节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5-79页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第56页 |
二、教师教学评价在某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 | 第56-62页 |
三、教师对教学评价认识不足,实施存在困难 | 第62-64页 |
四、教师在教学评价设计及处理方面能力不足 | 第64-73页 |
五、教师教学评价总体水平偏上,仍存在问题 | 第73-79页 |
第四章 等第制下教师教学评价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 第79-87页 |
第一节 强化政府责任 | 第79-81页 |
一、提供培训支持,促进教师成长 | 第79-80页 |
二、细化评价标准,建立评价体系 | 第80-81页 |
第二节 加强学校支持 | 第81-84页 |
一、实施校本教研,提升评价能力 | 第81-83页 |
二、培育评价文化,形成良好氛围 | 第83页 |
三、发挥校长领导力,扫除评价障碍 | 第83-84页 |
第三节 提升教师意愿 | 第84-87页 |
一、践行评价理念,改善评价实践 | 第84-85页 |
二、加强评价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 第85-86页 |
三、增加评价实践,积累评价经验 | 第86-87页 |
结语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1 | 第93-96页 |
附录2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