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与学术意义 | 第12-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1.4.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 | 第17-18页 |
1.4.2 本文对基层党组织及执行力的界定 | 第18页 |
1.4.3 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执行力与凝聚力的关系 | 第18-19页 |
1.5 本文工作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增强党组织执行力的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2.1 马列关于党建的理论 | 第20-23页 |
2.1.1 马恩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 第20-22页 |
2.1.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 第22-23页 |
2.2 中共党人增强党的执行力论述 | 第23-29页 |
2.2.1 战争年代毛泽东的相关理论阐述 | 第23-25页 |
2.2.2 建国后中共领导群体对党的执行力的相关阐述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当前增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成就及困境 | 第29-49页 |
3.1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基层党建的概述 | 第29-33页 |
3.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 第29-30页 |
3.1.2 新型城镇化中基层党建取得的成就 | 第30-31页 |
3.1.3 新时期城镇化中党建存在的普遍困境 | 第31-33页 |
3.2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成都温江区社区党组织基本情况 | 第33-44页 |
3.2.1 各个社区党组织基本情况 | 第33-43页 |
3.2.2 居民群众对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的反馈 | 第43-44页 |
3.3 三大社区困境的共同点 | 第44-46页 |
3.3.1 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 第44-45页 |
3.3.2 党务和政务繁忙与执行力相对软弱 | 第45-46页 |
3.3.3 活动形式多样但动员群众广泛性不足 | 第46页 |
3.4 三大社区增强执行力困境的差异性 | 第46-49页 |
3.4.1 街道社区两委年龄偏大,缺乏创新性 | 第46-47页 |
3.4.2 农迁社区居住人员复杂,矛盾纠纷多 | 第47页 |
3.4.3 农村社区文化意识淡漠,“软实力”不足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当前基层党建执行力困境的原因解析 | 第49-53页 |
4.1 主观原因 | 第49-51页 |
4.1.1 相对于变化形势,基层党组织干部自身条件不足应对 | 第49页 |
4.1.2 对自身职能认识不清社区工作重心定位不准 | 第49-50页 |
4.1.3 党员干部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够 | 第50-51页 |
4.2 客观原因 | 第51-53页 |
4.2.1 利益主体多元对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负面影响 | 第51页 |
4.2.2 市场经济下价值观对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消极影响 | 第51-52页 |
4.2.3 党员的个人利益不当维护影响执行力建设 | 第52页 |
4.2.4 基础服务设施有待完善以及经费相对匮乏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对策 | 第53-59页 |
5.1 提升的目标和原则 | 第53-54页 |
5.1.1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改进的目标 | 第53页 |
5.1.2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原则 | 第53-54页 |
5.2 提升的具体措施 | 第54-59页 |
5.2.1 增加新鲜血液提高社区基层干部的文化水平 | 第54-55页 |
5.2.2 摆正基层党组织和各种利益主体的关系 | 第55-56页 |
5.2.3 群众利益和党员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 第56-57页 |
5.2.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示范效应 | 第57-59页 |
总结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