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RFID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RFID安全问题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RFID标签安全威胁概述 | 第16-26页 |
2.1 RFID标签安全问题概述 | 第16-18页 |
2.1.1 RFID系统基本构成 | 第16-17页 |
2.1.2 RFID系统通信模型 | 第17-18页 |
2.2 RFID系统面临的攻击方式 | 第18-20页 |
2.2.1 按攻击手段分类 | 第18-19页 |
2.2.2 按攻击目标分类 | 第19-20页 |
2.3 当前RFID安全领域的应对策略 | 第20-25页 |
2.3.1 基于物理方法的安全应对策略 | 第20-22页 |
2.3.2 基于安全协议的安全应对策略 | 第22-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安全认证加密方案设计 | 第26-46页 |
3.1 认证方案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3.2 预备知识 | 第27-36页 |
3.2.1 密码体制简介 | 第27-29页 |
3.2.2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介绍 | 第29-34页 |
3.2.3 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介绍 | 第34-36页 |
3.3 认证加密方案设计 | 第36-43页 |
3.3.1 开始状态 | 第36-37页 |
3.3.2 密钥分发状态 | 第37-38页 |
3.3.3 身份认证与密钥交换状态 | 第38-41页 |
3.3.4 消息加密/恢复状态 | 第41-43页 |
3.4 认证加密方案实现与验证 | 第43-45页 |
3.4.1 认证加密方案实现 | 第43-44页 |
3.4.2 认证加密方案安全性分析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系统方案与硬件设计 | 第46-59页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6-47页 |
4.1.1 标签主要功能 | 第46页 |
4.1.2 主要技术指标 | 第46-47页 |
4.2 RFID标签系统概述 | 第47-48页 |
4.3 标签子系统方案设计 | 第48-50页 |
4.4 标签子系统芯片选型及介绍 | 第50-53页 |
4.4.1 处理器:基于ARM Cortex-M3的CC2538 | 第50-52页 |
4.4.2 存储器: 铁电存储器FM25V20 | 第52页 |
4.4.3 射频收发器: CC2520 | 第52-53页 |
4.5 标签子系统硬件设计 | 第53-58页 |
4.5.1 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 | 第54-55页 |
4.5.2 射频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4.5.3 数字电路设计 | 第56-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软件详细设计 | 第59-81页 |
5.1 系统固件库及接.函数介绍 | 第59-60页 |
5.2 硬件驱动设计 | 第60-66页 |
5.2.1 射频模块驱动 | 第60-64页 |
5.2.2 存储器驱动 | 第64-65页 |
5.2.3 UART驱动 | 第65-66页 |
5.3 系统工作流程及空中通信协议实现 | 第66-70页 |
5.3.1 标签状态转移流程 | 第66-67页 |
5.3.2 阅读器命令与标签响应 | 第67-70页 |
5.4 标签接入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70-72页 |
5.4.1 算法需求分析 | 第70-71页 |
5.4.2 二进制树算法 | 第71-72页 |
5.5 标签文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72-80页 |
5.5.1 标签存储区结构概述 | 第72页 |
5.5.2 标签数据区数据组织 | 第72-74页 |
5.5.3 文件系统访问控制策略 | 第74-76页 |
5.5.4 文件系统详细设计 | 第76-8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81-93页 |
6.1 概述 | 第81-82页 |
6.1.1 测试内容 | 第81页 |
6.1.2 测试环境 | 第81-82页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第82-88页 |
6.2.1 系统功能说明 | 第82-84页 |
6.2.2 标签功能测试 | 第84-88页 |
6.3 标签盘存性能测试 | 第88-89页 |
6.4 文件系统性能测试 | 第89-91页 |
6.5 加密算法资源占用及性能测试 | 第91-92页 |
6.6 测试结果分析 | 第9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7.1 主要工作 | 第93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