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人本管理理论概述 | 第14-15页 |
2.1.1 人本管理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人本管理的精髓 | 第14页 |
2.1.3 人本管理的特点 | 第14-15页 |
2.2 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2.2.1 绩效管理的定义 | 第15-16页 |
2.2.2 绩效管理的方法 | 第16-17页 |
2.3 绩效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 | 第17-18页 |
3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的现状调查及问题 | 第18-34页 |
3.1 调查方案设计及样本选取 | 第18-19页 |
3.2 样本分析 | 第19-28页 |
3.2.1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描述性分析 | 第19-20页 |
3.2.2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过程的统计分析 | 第20-24页 |
3.2.3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其他情况统计分析 | 第24-28页 |
3.3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 第28-31页 |
3.4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3.4.1 观念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3.4.2 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3.4.3 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3.5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3.5.1 企业目标多元化冲突 | 第32-33页 |
3.5.2 企业机制不够健全 | 第33页 |
3.5.3 企业受环境的影响 | 第33-34页 |
4 基于人本管理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34-45页 |
4.1 基于人本管理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的构建基础 | 第34-38页 |
4.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34-35页 |
4.1.2 Y理论 | 第35页 |
4.1.3 企业战略的构建 | 第35-37页 |
4.1.4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37-38页 |
4.2 基于人本管理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的原则 | 第38-39页 |
4.3 基于人本管理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构建思路 | 第39-41页 |
4.3.1 基于人本管理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特征 | 第39-40页 |
4.3.2 人本管理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与传统绩效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40页 |
4.3.3 基于人本管理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构建思路 | 第40-41页 |
4.4 基于人本管理的绩效管理模式的内容体系 | 第41-45页 |
4.4.1 基于人本管理的绩效管理模式的条件 | 第41-43页 |
4.4.2 基于人本管理的绩效管理过程 | 第43-45页 |
5 基于人本管理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建立的保障措施 | 第45-48页 |
5.1 建立绩效管理模式和人力保障模式 | 第45-46页 |
5.1.1 成立绩效管理委员会 | 第45页 |
5.1.2 成立员工岗位绩效管理办公室 | 第45页 |
5.1.3 设立绩效考核小组推进绩效管理工作 | 第45-46页 |
5.1.4 员工积极参与制定绩效计划 | 第46页 |
5.2 建立绩效考核的过程跟踪管理机制 | 第46-47页 |
5.2.1 制度化的跟踪 | 第46-47页 |
5.2.2 全过程的绩效沟通与辅导 | 第47页 |
5.3 绩效指标的动态维护 | 第47-48页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6页 |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