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领导对员工态度和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16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点 | 第17-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 第20-22页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22-65页 |
2.1 包容性和包容性领导的相关研究 | 第22-35页 |
2.1.1 包容性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 | 第22-27页 |
2.1.2 包容性领导的相关研究 | 第27-35页 |
2.2 心理所有权的相关研究 | 第35-42页 |
2.2.1 心理所有权的提出 | 第35-36页 |
2.2.2 心理所有权的研究现状 | 第36-42页 |
2.3 团队凝聚力的相关研究 | 第42-48页 |
2.3.1 团队凝聚力的概念 | 第42页 |
2.3.2 团队凝聚力的研究现状 | 第42-48页 |
2.4 离职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48-52页 |
2.4.1 离职倾向的定义 | 第48-49页 |
2.4.2 离职倾向的研究现状 | 第49-52页 |
2.5 反生产工作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52-60页 |
2.5.1 反生产工作行为的概念 | 第52-54页 |
2.5.2 反生产工作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54-60页 |
2.6 犬儒主义的相关研究 | 第60-65页 |
2.6.1 犬儒主义的来源及其概念 | 第60-62页 |
2.6.2 犬儒主义的研究现状 | 第62-65页 |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65-82页 |
3.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65-67页 |
3.2 理论模型的提出 | 第67-70页 |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70-82页 |
3.3.1 包容性领导与员工态度和行为 | 第70-74页 |
3.3.2 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 第74-77页 |
3.3.3 团队凝聚力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 第77-82页 |
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82-107页 |
4.1 问卷的设计 | 第82-84页 |
4.1.1 问卷的形成 | 第82-83页 |
4.1.2 问卷的社会称许性问题及其处理 | 第83-84页 |
4.2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第84-89页 |
4.2.1 变量的定义 | 第84-86页 |
4.2.2 变量的测量 | 第86-89页 |
4.3 问卷的试调查 | 第89-96页 |
4.4 正式调查的数据收集和研究样本 | 第96-98页 |
4.4.1 正式调查的数据收集 | 第96-97页 |
4.4.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97-98页 |
4.5 正式测量量表的测量与信度效度检验 | 第98-103页 |
4.5.1 正式测量量表测量项目的描述性统计 | 第98-100页 |
4.5.2 团队层次变量的聚合 | 第100-101页 |
4.5.3 正式测量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101-103页 |
4.6 样本的共同方法变异 | 第103-104页 |
4.7 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104-107页 |
5 数据结果分析与假设验证 | 第107-123页 |
5.1 正式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 第107页 |
5.2 跨层次分析与假设验证 | 第107-123页 |
5.2.1 跨层次中介效果模型 | 第107-111页 |
5.2.2 跨层次数据分析结果与假设验证 | 第111-12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31页 |
6.1 研究结论及其讨论 | 第123-127页 |
6.2 管理实践启示 | 第127-128页 |
6.3 研究局限性 | 第128-129页 |
6.4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63页 |
附录A | 第163-165页 |
附录B | 第165-1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