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周颂》与《九歌》的比较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第5-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6页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第11-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三、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4-15页
    四、 研究方法第15页
    五、 需要说明的问题第15-16页
第一章 《周颂》与《九歌》的可比性第16-31页
    第一节 《九歌》的性质第16-20页
        一、 《九歌》性质说的发展第16-19页
        二、 《九歌》楚颂说第19-20页
    第二节 《周颂》与《九歌》的祭祀对象第20-27页
        一、 《周颂》的祭祀对象第20-23页
        二、 《九歌》的祭祀对象第23-27页
    第三节 《周颂》与《九歌》神职人员第27-31页
        一、 巫、祝与尸第27-29页
        二、 周代的“春官宗伯”与楚国的神职制度第29-31页
第二章 《周颂》与《九歌》祭祀过程的比较第31-49页
    第一节 祭祀前的准备工作第31-41页
        一、 占卜问吉第31-32页
            (一) 择日第31-32页
            (二) 卜牲第32页
        二、 修缮宗庙、祭坛第32-33页
        三、 筹备祭祀物品第33-40页
            (一) 祭品第33-37页
            (二) 祭祀用品第37-40页
        四、 斋戒沐浴第40-41页
    第二节 《周颂》与《九歌》的祭祀仪式第41-49页
        一、 《周颂》中的祭祀仪式第41-44页
        二、 《九歌》中的祭祀仪式第44-49页
第三章 《周颂》与《九歌》祭祀文化内涵的比较第49-61页
    第一节 从地域角度看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第49-52页
        一、 北方的重农尚实第49-50页
        二、 南楚的多元巫风第50-52页
    第二节 从民族角度看西周礼乐与荆楚巫祭第52-56页
        一、 保民崇德的西周礼乐第52-53页
        二、 举国风靡的荆楚巫祭第53-56页
    第三节 从祭歌角度看写实文学与浪漫文学第56-61页
        一、 祭祀的文本记录者——祭歌第56-57页
        二、 写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周颂》第57-58页
        三、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九歌》第58-61页
结语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有效教学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研究
下一篇:分析福克纳《暄嚣与骚动》中的后现代主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