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指标 | 第13-15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时差定位理论与技术 | 第17-26页 |
2.1 时差定位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2.2 到达时间差测量技术 | 第18-20页 |
2.2.1 信号同步到达时差测量 | 第18-20页 |
2.2.2 时间同步到达时差测量 | 第20页 |
2.3 时间同步基本理论 | 第20-25页 |
2.3.1 单向时间传递法 | 第21-22页 |
2.3.2 共视法 | 第22-23页 |
2.3.3 全视法 | 第23-24页 |
2.3.4 卫星双向链路法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对地基目标时差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 第26-54页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6-28页 |
3.2 对机载到达时间差测量的讨论 | 第28-29页 |
3.2.1 建立目标信号的传播物理模型与时差测量误差分析 | 第28-29页 |
3.2.2 机载平台与目标之间相对运动对定位精度影响 | 第29页 |
3.3 时差测向技术研究 | 第29-32页 |
3.3.1 广义相关算法时差测量研究 | 第29-31页 |
3.3.2 时差测向算法 | 第31-32页 |
3.4 无人机时间同步到达时差测量 | 第32-40页 |
3.4.1 时间同步分析 | 第32-34页 |
3.4.2 时间同步观测数据的Vondrak平滑算法 | 第34-38页 |
3.4.3 引入时间同步观测数据的卡尔曼平滑算法 | 第38-40页 |
3.5 对地基目标时差定位算法的研究 | 第40-53页 |
3.5.1 世界大地坐标系与地心惯性坐标系转换 | 第41-44页 |
3.5.2 建立时差定位物理模型与分析 | 第44-45页 |
3.5.3 牛顿迭代算法 | 第45-47页 |
3.5.4 推导定位解析算法 | 第47-52页 |
3.5.5 引入Broyden迭代算法 | 第52-53页 |
3.6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对地基目标时差定位关键技术的仿真实现与分析 | 第54-69页 |
4.1 时差测向技术的仿真实现与分析 | 第54-58页 |
4.1.1 广义相关算法的仿真与分析 | 第54-56页 |
4.1.2 时差测向算法的仿真与分析 | 第56-58页 |
4.2 时间同步观测数据处理算法仿真实现与分析 | 第58-63页 |
4.2.1 Vondrak平滑算法仿真与分析 | 第59-61页 |
4.2.2 卡尔曼平滑算法仿真与分析 | 第61-63页 |
4.3 对地基目标时差定位算法的仿真实现与分析 | 第63-68页 |
4.3.1 牛顿迭代算法仿真与分析 | 第63-65页 |
4.3.2 定位解析算法仿真与分析 | 第65-66页 |
4.3.3 Broyden迭代算法仿真与分析 | 第66-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对地基目标时差定位关键技术的验证 | 第69-79页 |
5.1 时差测向算法的验证 | 第69-71页 |
5.2 时间同步观测数据处理算法的验证 | 第71-76页 |
5.3 对地基目标时差定位算法的验证 | 第76-78页 |
5.4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总结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