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9-12页 |
1.2.1 轧制技术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 | 第9-10页 |
1.2.2 棒材交流传动系统及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第10-12页 |
1.3 交流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技术在西宁特钢的应用 | 第12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大棒材轧钢生产线的总体设计 | 第14-19页 |
2.1 总体工艺功能描述与生产流程分析 | 第14-17页 |
2.2 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的总体描述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轧线主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19-33页 |
3.1 中压交流调速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19-23页 |
3.1.1 IGCT的原理及其应用 | 第19-21页 |
3.1.2 变频器输出电压的控制原理 | 第21页 |
3.1.3 中压传动系统SINAMICS SM150 的设计 | 第21-23页 |
3.2 低压交流调速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23-26页 |
3.2.1 IGBT的原理及其应用 | 第23页 |
3.2.2 低压变频系统SINAMICS S120 的设计 | 第23-26页 |
3.3 使用过程数据采集系统对交流传动性能的测试 | 第26-30页 |
3.3.1 速度控制系统的性能及其测试 | 第26-28页 |
3.3.2 采集系统的概述 | 第28页 |
3.3.3 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 | 第28-30页 |
3.4 采用交流传动方案在轧制过程中的优势 | 第30-32页 |
3.4.1 交流传动装置的特性概述 | 第30页 |
3.4.2 应用传动装置的跟踪功能对电机电流与转矩进行检测 | 第30-31页 |
3.4.3 交流传动装置对定位超调现象的解决方案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基础自动化一级系统的设计 | 第33-50页 |
4.1 基础自动化的原理、总体配置与任务 | 第33-36页 |
4.1.1 基础自动化的原理 | 第33-36页 |
4.1.2 系统总体配置的设计 | 第36页 |
4.2 基础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 第36-39页 |
4.2.1 一级基础自动化软件与网络的采用 | 第37页 |
4.2.2 PCS7 系统的采用 | 第37-38页 |
4.2.3 SIMATIC S7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8-39页 |
4.3 控制方式的设计 | 第39-49页 |
4.3.1 保护功能与安全功能的设计 | 第39-40页 |
4.3.2 操作方式的选择 | 第40-41页 |
4.3.3 根据工艺功能的程序设计 | 第41-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二级过程自动化在生产车间内的控制策略 | 第50-62页 |
5.1 生产管理系统介绍 | 第50-51页 |
5.2 过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 第51-54页 |
5.2.1 过程自动化系统硬件介绍 | 第51页 |
5.2.2 本项目二级区域的划分 | 第51页 |
5.2.3 过程控制详细功能的描述 | 第51-54页 |
5.3 采用二级过程控制系统在车间级管理层面的作用 | 第54-56页 |
5.4 实际轧制过程中人机界面的采用 | 第56-58页 |
5.5 通信接口与操作员站的设计 | 第58-61页 |
5.5.1 通信接口的选择 | 第58-61页 |
5.5.2 操作员站的设计 | 第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