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轧制自动化论文

大棒材轧钢生产线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第9-12页
        1.2.1 轧制技术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第9-10页
        1.2.2 棒材交流传动系统及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第10-12页
    1.3 交流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技术在西宁特钢的应用第12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12-14页
第二章 大棒材轧钢生产线的总体设计第14-19页
    2.1 总体工艺功能描述与生产流程分析第14-17页
    2.2 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的总体描述第17-19页
第三章 轧线主传动系统的设计第19-33页
    3.1 中压交流调速传动系统的设计第19-23页
        3.1.1 IGCT的原理及其应用第19-21页
        3.1.2 变频器输出电压的控制原理第21页
        3.1.3 中压传动系统SINAMICS SM150 的设计第21-23页
    3.2 低压交流调速传动系统的设计第23-26页
        3.2.1 IGBT的原理及其应用第23页
        3.2.2 低压变频系统SINAMICS S120 的设计第23-26页
    3.3 使用过程数据采集系统对交流传动性能的测试第26-30页
        3.3.1 速度控制系统的性能及其测试第26-28页
        3.3.2 采集系统的概述第28页
        3.3.3 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第28-30页
    3.4 采用交流传动方案在轧制过程中的优势第30-32页
        3.4.1 交流传动装置的特性概述第30页
        3.4.2 应用传动装置的跟踪功能对电机电流与转矩进行检测第30-31页
        3.4.3 交流传动装置对定位超调现象的解决方案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基础自动化一级系统的设计第33-50页
    4.1 基础自动化的原理、总体配置与任务第33-36页
        4.1.1 基础自动化的原理第33-36页
        4.1.2 系统总体配置的设计第36页
    4.2 基础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第36-39页
        4.2.1 一级基础自动化软件与网络的采用第37页
        4.2.2 PCS7 系统的采用第37-38页
        4.2.3 SIMATIC S7 控制系统的设计第38-39页
    4.3 控制方式的设计第39-49页
        4.3.1 保护功能与安全功能的设计第39-40页
        4.3.2 操作方式的选择第40-41页
        4.3.3 根据工艺功能的程序设计第41-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二级过程自动化在生产车间内的控制策略第50-62页
    5.1 生产管理系统介绍第50-51页
    5.2 过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第51-54页
        5.2.1 过程自动化系统硬件介绍第51页
        5.2.2 本项目二级区域的划分第51页
        5.2.3 过程控制详细功能的描述第51-54页
    5.3 采用二级过程控制系统在车间级管理层面的作用第54-56页
    5.4 实际轧制过程中人机界面的采用第56-58页
    5.5 通信接口与操作员站的设计第58-61页
        5.5.1 通信接口的选择第58-61页
        5.5.2 操作员站的设计第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卡波姆增稠体系的制备及其在中性墨水中的应用
下一篇:旋流气浮装置处理模拟采油废水的实验研究和流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