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3 增程式电动汽车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增程式电动汽车定义 | 第12-13页 |
1.3.2 增程式电动车关键技术研究 | 第13-17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2 增程式电动车性能与参数匹配研究 | 第20-42页 |
2.1 前言 | 第20-21页 |
2.2 增程式电动车的动力性指标分析 | 第21-22页 |
2.3 增程式电动车的驱动特性分析 | 第22-24页 |
2.4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 | 第24-30页 |
2.4.1 基于最高车速的功率分析 | 第24-25页 |
2.4.2 基于爬坡需求的功率分析 | 第25-26页 |
2.4.3 基于加速能力的功率分析 | 第26-27页 |
2.4.4 基于 NEDC 路况的功率分析 | 第27-28页 |
2.4.5 驱动电机其它参数分析 | 第28-30页 |
2.5 传动比参数匹配 | 第30-32页 |
2.6 动力电池组参数匹配 | 第32-36页 |
2.6.1 动力电池组容量匹配 | 第32-34页 |
2.6.2 动力电池组效率分析 | 第34-36页 |
2.7 辅助动力单元参数匹配 | 第36-39页 |
2.7.1 辅助动力单元类型分析 | 第36-37页 |
2.7.2 基于 NEDC 路况的 APU 参数匹配 | 第37-39页 |
2.8 小结 | 第39-42页 |
3 增程式电动车控制策略研究 | 第42-56页 |
3.1 前言 | 第42页 |
3.2 增程式电动车工作模式的分析 | 第42-43页 |
3.3 增程式电动车控制策略研究 | 第43-55页 |
3.3.1 辅助动力单元启停选择 | 第43-46页 |
3.3.2 发动机工作区域选择 | 第46-51页 |
3.3.3 APU 综合优化控制研究 | 第51-55页 |
3.4 小结 | 第55-56页 |
4 增程式电动车模型搭建与仿真研究 | 第56-66页 |
4.1 前言 | 第56页 |
4.2 增程式电动车仿真建模 | 第56-60页 |
4.3 仿真验证分析 | 第60-64页 |
4.3.1 整车性能仿真 | 第60-61页 |
4.3.2 APU 控制策略仿真 | 第61-64页 |
4.4 小结 | 第64-66页 |
5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6-68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6页 |
5.2 本文创新点 | 第66-67页 |
5.3 本文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或实用新型 | 第74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