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一)幼儿园课程实施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 第9页 |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需要家长参与 | 第9-10页 |
(三)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三)研究简评 | 第13-14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4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一)文献法 | 第14页 |
(二)行动研究法 | 第14-18页 |
第一章 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概述 | 第18-23页 |
一、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含义 | 第18-19页 |
(一)幼儿园课程实施 | 第18页 |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 | 第18-19页 |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特征 | 第19-21页 |
(一)主体性 | 第19页 |
(二)情感性 | 第19-20页 |
(三)统整性 | 第20页 |
(四)有序性 | 第20-21页 |
三、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价值 | 第21-23页 |
(一)拓展家园合作渠道 | 第21页 |
(二)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 | 第21页 |
(三)促进家长自我发展 | 第21-22页 |
(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行动准备 | 第23-31页 |
一、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问题诊断 | 第23-27页 |
(一)对课程理解的片面性 | 第24-25页 |
(二)参与意识的薄弱性 | 第25页 |
(三)参与地位的被动性 | 第25-26页 |
(四)参与层次的浅显性 | 第26-27页 |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问题的归因 | 第27-28页 |
(一)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缺乏广泛的宣传 | 第27页 |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缺乏科学行动规划 | 第27-28页 |
(三)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保障政策未能落实 | 第28页 |
(四)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缺乏理论引导 | 第28页 |
三、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变革目标 | 第28-29页 |
(一)提高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 第28-29页 |
(二)培养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参与意识 | 第29页 |
(三)培育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体性 | 第29页 |
(四)促进家长深层次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 | 第29页 |
四、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行动方案 | 第29-31页 |
(一)方案的内容选择 | 第29-30页 |
(二)方案的组织实施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行动实践 | 第31-47页 |
一、第一阶段:在学习中成长——提高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认识 | 第31-37页 |
(一)家长个体自主式学习 | 第31-32页 |
(二)教师与家长合作式学习 | 第32-34页 |
(三)研究共同体交互式学习 | 第34-37页 |
二、第二阶段:在实践中进步——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内驱力 | 第37-42页 |
(一)重新定位家长角色,赋予家长实践者身份 | 第37-39页 |
(二)挖掘家长参与动机,激发家长分析者身份 | 第39-41页 |
(三)强化亲子交流活动,夯实家长研究者身份 | 第41-42页 |
三、第三阶段:在创新中完善——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执行力 | 第42-47页 |
(一)提高家长课程目标的建构能力 | 第42-44页 |
(二)提高家长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 第44-45页 |
(三)提高家长课程活动的组织能力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估 | 第47-53页 |
一、活动实施效果评价 | 第47-52页 |
(一)合作幼儿园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效果问卷调查 | 第47-50页 |
(二)合作幼儿园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访谈调查 | 第50-51页 |
(二)活动实施后对幼儿家长的影响 | 第51页 |
(三)活动实施后对幼儿的影响 | 第51-52页 |
二、研究者的省思与成长 | 第52-53页 |
(一)行动研究历程中的成长与收获 | 第52页 |
(二)研究者有待努力的方向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7页 |
一、结论 | 第53-54页 |
(一)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仍需进一步改善 | 第53页 |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应明确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53页 |
(三)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行动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 第53-54页 |
二、建议 | 第54-57页 |
(一)提高家长素质,培育家长幼儿园课程实施参与认知 | 第54页 |
(二)培育家长参与意识,增强家长幼儿园课程实施参与地位 | 第54-55页 |
(三)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家长幼儿园课程实施参与动机 | 第55页 |
(四)强化课程引导,加深家长幼儿园课程实施参与层次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