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2-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直驱式永磁风电机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智能控制策略在风电控制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2 永磁风电机组系统建模及运行特性分析 | 第22-38页 |
2.1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22页 |
2.2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模型 | 第22-30页 |
2.2.1 风速模型 | 第22-24页 |
2.2.2 风力机模型 | 第24页 |
2.2.3 传动系统模型 | 第24页 |
2.2.4 永磁发电机模型 | 第24-27页 |
2.2.5 变流器模型 | 第27-30页 |
2.3 基于PSCAD/EMTDC软件的建模仿真 | 第30-35页 |
2.3.1 PSCAD/EMTDC仿真软件概述 | 第30-31页 |
2.3.2 系统仿真模型 | 第31-34页 |
2.3.3 仿真分析 | 第34-35页 |
2.4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 | 第35-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基于模糊理论的永磁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 | 第38-56页 |
3.1 风力机变桨距控制理论研究 | 第38-40页 |
3.1.1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 第38页 |
3.1.2 风能利用系数 | 第38-40页 |
3.2 基于模糊理论的复合变桨距控制器设计 | 第40-49页 |
3.2.1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 | 第40页 |
3.2.2 基于PSCAD/MATLAB的复合变桨距控制器模块设计 | 第40-41页 |
3.2.3 模糊自适应PID变桨控制器的设计 | 第41-47页 |
3.2.4 模糊前馈变桨距控制器设计 | 第47-49页 |
3.3 仿真与研究 | 第49-54页 |
3.3.1 额定风速附近 | 第49-52页 |
3.3.2 切出风速附近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SVM模型预测控制 | 第56-74页 |
4.1 最大功率跟踪 | 第56-58页 |
4.1.1 最大功率跟踪(MPPT)的基本原理 | 第56-57页 |
4.1.2 最大功率跟踪(MPPT)的常用方法 | 第57-58页 |
4.2 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控制 | 第58-62页 |
4.2.1 模型预测控制 | 第58-60页 |
4.2.2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预测控制 | 第60-61页 |
4.2.3 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 | 第61-62页 |
4.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控制 | 第62-67页 |
4.3.1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起源 | 第63页 |
4.3.2 粒子群算法原理 | 第63-64页 |
4.3.3 粒子群算法的特点 | 第64-65页 |
4.3.4 粒子群算法的实现 | 第65-67页 |
4.4 具体仿真研究 | 第67-72页 |
4.4.1 仿真步骤 | 第67-69页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基于直流电机的风力机特性模拟试验平台 | 第74-87页 |
5.1 风力机模拟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74-75页 |
5.2 风力机模拟中直流电机特性研究 | 第75-76页 |
5.3 风力机模拟中的直流电机控制 | 第76-78页 |
5.3.1 直流电机的转矩控制研究 | 第76-77页 |
5.3.2 电机转矩控制系统的相关数据 | 第77-78页 |
5.4 数据采集系统 | 第78-82页 |
5.4.1 模拟风力机转速的采集与处理 | 第78-79页 |
5.4.2 与上位机的数据通信 | 第79-81页 |
5.4.3 用户界面的开发 | 第81-82页 |
5.5 风力机特性模拟试验 | 第82-8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总结 | 第87-88页 |
6.2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作者简历 | 第93-9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