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1 立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化学保水剂材料的发展过程 | 第13-14页 |
1.2.2 化学保水剂的吸水机理 | 第14-15页 |
1.2.3 化学保水剂对土壤持水特性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4 化学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 | 第16页 |
1.2.5 化学保水剂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研究 | 第16-18页 |
1.3 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2.1 研究土壤的基本特征 | 第19页 |
2.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2.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19页 |
2.2.2 土壤水分常数和水分有效性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19-20页 |
2.2.3 土壤容重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20页 |
2.2.4 土壤孔隙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20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2.3.1 市场调查 | 第20-21页 |
2.3.2 土样采集 | 第21页 |
2.3.3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2.3.4 土壤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1-25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保水剂对土壤持水特性的作用机理 | 第26-33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3.2 保水剂对土壤持水特征的影响 | 第27-29页 |
3.3 保水剂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的影响 | 第29-31页 |
3.4 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常数及其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3.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33-38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4.2 保水剂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33-35页 |
4.3 保水剂对土壤孔隙分布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1 保水剂类型对土壤孔隙分布的影响 | 第35-36页 |
4.3.2 保水剂用量对土壤孔隙分布的影响 | 第36页 |
4.3.3 保水剂粒径不同对土壤孔隙分布的影响 | 第36-37页 |
4.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保水剂对不同质地土壤作用效应的影响 | 第38-46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38页 |
5.2 保水剂对不同质地土壤持水特征的影响 | 第38-41页 |
5.2.1 保水剂对不同质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第38-40页 |
5.2.2 水分特征曲线参数 | 第40-41页 |
5.3 保水剂对不同质地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5.4 保水剂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5.4.1 保水剂对不同质地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43-44页 |
5.4.2 保水剂对不同质地土壤孔隙分布的影响 | 第44页 |
5.5 小结 | 第44-46页 |
第六章 土壤干湿交替过程对保水剂耐用性的影响 | 第46-59页 |
6.1 研究方法 | 第46页 |
6.2 土壤干湿交替过程对保水剂改善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 第46-51页 |
6.2.1 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第46-49页 |
6.2.2 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的影响 | 第49-51页 |
6.3 土壤干湿交替过程对保水剂作用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 第51-56页 |
6.4 土壤干湿交替过程对保水剂作用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6.4.1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56页 |
6.4.2 对土壤孔隙分布情况的影响 | 第56-58页 |
6.5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7.1.1 保水剂改善了土壤的持水能力 | 第59页 |
7.1.2 保水剂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状况 | 第59页 |
7.1.3 保水剂对不同质地土壤的作用效应 | 第59页 |
7.1.4 土壤干湿交替过程减弱了保水剂的效用 | 第59-60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60页 |
7.3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