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在国外的中国高校留学生的自我诠释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以社会支持为调节变量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0-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自我诠释第11-19页
        1.2.1 自我的概念第11-12页
        1.2.2 文化与自我的关系第12页
        1.2.3 自我诠释的概念和结构第12-15页
        1.2.4 相关测量第15-16页
        1.2.5 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6 我国的相关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社会支持第19-24页
        1.3.1 社会支持的概念第19页
        1.3.2 社会支持的分类第19-20页
        1.3.3 相关测量第20-22页
        1.3.4 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第22-23页
        1.3.5 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第23-24页
    1.4 跨文化适应第24-30页
        1.4.1 跨文化适应的概念第24-25页
        1.4.2 跨文化适应的结构第25-26页
        1.4.3 相关测量第26-27页
        1.4.4 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第27-29页
        1.4.5 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第29-30页
    1.5 自我诠释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第30页
    1.6 自我诠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第30-31页
    1.7 社会支持与跨文化适应关系第31-32页
    1.8 问题提出第32-33页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第33页
第三部分 问卷研究第33-49页
    3.1 研究概述与假设第33-36页
    3.2 研究方法与对象第36-40页
        3.2.1 研究对象第36-38页
        3.2.2 研究程序和工具第38-40页
    3.3 研究结果第40-49页
        3.3.1 各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差异性检验第40-44页
        3.3.2 自我诠释、社会支持及跨文化适应的相关分析第44-45页
        3.3.3 自我诠释、社会支持及跨文化适应的回归分析第45-46页
        3.3.4 自我诠释、社会支持及跨文化适应的调节效应分析第46-49页
第四部分 访谈研究第49-80页
    4.1 访谈方法第49页
    4.2 访谈对象第49-50页
    4.3 访谈程序第50-51页
    4.4 访谈结果第51-80页
        4.4.1 自我诠释第51-55页
        4.4.2 社会支持第55-58页
        4.4.3 跨文化适应第58-64页
        4.4.4 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64-76页
        4.4.5 质性研究的其他综合分析第76-80页
第五部分 讨论与结论第80-91页
    5.1 三个核心变量的人口统计学等特点的讨论第80-83页
        5.1.1 自我诠释的人口统计学特点第80-81页
        5.1.2 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特点第81-82页
        5.1.3 跨文化适应的人口统计学特点第82-83页
    5.2 对自我诠释、社会支持及跨文化适应相关分析的结果讨论第83-85页
    5.3 对自我诠释、社会支持及跨文化适应回归分析的结果讨论第85-86页
    5.4 对自我诠释、社会支持及跨文化适应的调节效应分析的结果讨论第86-88页
    5.6 本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局限性和展望第88-89页
    5.7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1页
附录第101-102页
    附录1 转录符号的标注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主性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情绪反应一致性归类及其具身性的实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