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1 关于“阳光体育运动”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关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2.3 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16-21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21页 |
2.2.2 调查法 | 第21-24页 |
2.2.3 数理统计法 | 第24页 |
2.2.4 逻辑分析法 | 第24-25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5-51页 |
3.1 周口市农村初级中学基本情况调查 | 第25-30页 |
3.1.1 周口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师资情况 | 第25-28页 |
3.1.2 周口市农村初级中学场地设施基本情况 | 第28-30页 |
3.2 周口市农村初级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调查 | 第30-35页 |
3.2.1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 第30-31页 |
3.2.2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频率 | 第31-32页 |
3.2.3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 | 第32-33页 |
3.2.4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 第33页 |
3.2.5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监督管理与考评 | 第33-35页 |
3.3 周口市农村初级中学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知 | 第35-41页 |
3.3.1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 | 第35-36页 |
3.3.2 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 | 第36-37页 |
3.3.3 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 | 第37页 |
3.3.4 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 | 第37-38页 |
3.3.5 教师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 | 第38-39页 |
3.3.6 教师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 | 第39页 |
3.3.7 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 第39-40页 |
3.3.8 学校领导、教师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 | 第40-41页 |
3.4 周口市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评价 | 第41-43页 |
3.4.1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的评价 | 第41页 |
3.4.2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评价 | 第41-42页 |
3.4.3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的评价 | 第42页 |
3.4.4 学生对活动场地器材的评价 | 第42-43页 |
3.4.5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评价 | 第43页 |
3.5 周口市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需求 | 第43-45页 |
3.5.1 学生对活动时间的需求 | 第43-44页 |
3.5.2 学生对活动内容的需求 | 第44页 |
3.5.3 学生对活动形式的需求 | 第44-45页 |
3.5.4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需求 | 第45页 |
3.6 制约周口市农村初级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的因素 | 第45-48页 |
3.6.1 领导、教师重视不足、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 第46页 |
3.6.2 活动形式陈旧、内容单一 | 第46-47页 |
3.6.3 场地、器材设施匮乏 | 第47页 |
3.6.4 师资力量薄弱 | 第47-48页 |
3.6.5 缺乏监督管理人员 | 第48页 |
3.6.6 区域经济差异 | 第48页 |
3.7 周口市农村初级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 第48-51页 |
3.7.1 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 第48-49页 |
3.7.2 加强重视程度、成立监管小组,完善考评奖励机制 | 第49页 |
3.7.3 抓好体育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 第49页 |
3.7.4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场地、器材设施 | 第49-50页 |
3.7.5 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大课间体育活动趣味性 | 第50-51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4.1 结论 | 第51页 |
4.2 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