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血液血型鉴定方法 | 第10-12页 |
1.2.2 生物阻抗技术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理论基础研究 | 第15-20页 |
2.1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检测方法的提出 | 第15页 |
2.2 血液电阻抗特性研究 | 第15-17页 |
2.3 血液凝集强度分类模型的选择 | 第17-19页 |
2.3.1 概率神经网络结构 | 第18-19页 |
2.3.2 概率神经网络应用于分类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硬件设计 | 第20-34页 |
3.1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整体设计 | 第20-21页 |
3.1.1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工作原理及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0-21页 |
3.1.2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的特点 | 第21页 |
3.2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信号源的设计 | 第21-24页 |
3.3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恒流转化电路的设计 | 第24-28页 |
3.4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测量槽的设计和测量电极的选择 | 第28-30页 |
3.4.1 测量槽的设计 | 第28-29页 |
3.4.2 测量电极的选择 | 第29-30页 |
3.5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信号检测模块的设计 | 第30-32页 |
3.5.1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第30-31页 |
3.5.2 信号采集卡的选择 | 第31-32页 |
3.6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32-33页 |
3.6.1 系统通信方式及协议选择 | 第32-33页 |
3.6.2 通信电路的设计 | 第3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软件设计 | 第34-45页 |
4.0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下位机程序设计 | 第34-35页 |
4.0.1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下位机通信程序设计 | 第34-35页 |
4.1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下位机控制器程序设计 | 第35-36页 |
4.2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36-44页 |
4.2.1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36-39页 |
4.2.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第39-41页 |
4.2.3 数据处理与保存程序设计 | 第41-42页 |
4.2.4 数据采集模式程序设计 | 第42-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关键模块及总体实验与分析 | 第45-57页 |
5.1 激励信号源输出信号质量实验 | 第45-46页 |
5.2 恒流转化电路功能验证实验 | 第46-48页 |
5.2.1 恒流转化电路输出准确度检测 | 第46-47页 |
5.2.2 恒流转化电路稳定性检测及带负载能力验证 | 第47-48页 |
5.3 电极参数的确定实验 | 第48-50页 |
5.3.1 电极材料的选择实验 | 第48-49页 |
5.3.2 电极间距的确定实验 | 第49-50页 |
5.4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的实验校正 | 第50-51页 |
5.5 阻抗式血型分析仪总体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 | 第51-54页 |
5.5.1 测量重复性实验 | 第51-53页 |
5.5.2 测量一致性实验 | 第53-54页 |
5.6 血液凝集强度分类模型的建立及血型定型的实现 | 第54-5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页 |
6.2 讨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