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图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1 研究思路图 | 第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研究过程中可能的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写作难点 | 第14页 |
1.3.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及其评论 | 第16-22页 |
2.1 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2.1.1 国外的研究 | 第16页 |
2.1.2 国内研究 | 第16-18页 |
2.2 关于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相关文献研究 | 第18-20页 |
2.2.1 国外研究 | 第18-19页 |
2.2.2 国内研究 | 第19-20页 |
2.3 已有文献的评论及本文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0-22页 |
2.3.1 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论 | 第20-21页 |
2.3.2 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1-22页 |
3 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22-30页 |
3.1 高科技产业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3.1.1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 第22-23页 |
3.1.2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23-25页 |
3.2 科技资源配置基本理论 | 第25-30页 |
3.2.1 科技资源概念的界定和配置理论 | 第25-26页 |
3.2.2 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科技资源配置现状 | 第26-30页 |
4 三阶段 DEA 效率评价原理和模型分析 | 第30-35页 |
4.1 DEA 方法的介绍 | 第30-32页 |
4.1.1 第一阶段:传统的 DEA BCC 模型 | 第30页 |
4.1.2 第二阶段:构建类 SFA 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 第30-32页 |
4.1.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 DEA 模型 | 第32页 |
4.2 DEA 方法的应用 | 第32-35页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2-33页 |
4.2.2 环境变量的选择 | 第33-35页 |
5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资源效率评价分析 | 第35-42页 |
5.1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资源效率评价分析行业差异分析 | 第35-40页 |
5.1.1 第一阶段传统 DEA 的实证结果 | 第35-37页 |
5.1.2 第二阶段 SFA 结果 | 第37-39页 |
5.1.3 第三阶段投入调整后的实证结果 | 第39-40页 |
5.2 实证分析的结论 | 第40-42页 |
6 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