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的盈余管理案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贡献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2.1 盈余管理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1.1 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盈余管理的类型 | 第14-15页 |
2.1.3 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15-16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2.2.3 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第3章 乐视网案例背景介绍 | 第21-33页 |
3.1 乐视网基本信息 | 第21页 |
3.2 乐视网所处行业环境分析 | 第21-24页 |
3.2.1 互联网视频行业现状 | 第21-22页 |
3.2.2 互联网手机行业现状 | 第22-23页 |
3.2.3 互联网电视行业现状 | 第23-24页 |
3.3 乐视网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 第24-33页 |
3.3.1 乐视网主要合并财务数据 | 第24-25页 |
3.3.2 乐视网偿债能力指标 | 第25-27页 |
3.3.3 乐视网营运能力指标 | 第27-28页 |
3.3.4 乐视网盈利能力指标 | 第28-30页 |
3.3.5 乐视网发展能力指标 | 第30-32页 |
3.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乐视网案例分析 | 第33-53页 |
4.1 乐视网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33-35页 |
4.1.1 债务契约动机 | 第33页 |
4.1.2 吸引融资 | 第33-35页 |
4.1.3 避免失去上市资格 | 第35页 |
4.1.4 抬高股价 | 第35页 |
4.2 乐视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 | 第35-51页 |
4.2.1 高估无形资产价值 | 第35-37页 |
4.2.2 过度资本化研发费用 | 第37-39页 |
4.2.3 少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第39-42页 |
4.2.4 计提巨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第42-44页 |
4.2.5 通过少数股东损益分摊亏损 | 第44-48页 |
4.2.6 建立销售公司分摊终端业务亏损 | 第48-51页 |
4.3 乐视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 第51-53页 |
4.3.1 复杂的关联方巨额交易 | 第51-53页 |
第5章 乐视网案例启示与建议 | 第53-56页 |
5.1 乐视网盈余管理案例的启示 | 第53页 |
5.2 防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 第53-56页 |
5.2.1 细化相应会计准则 | 第54页 |
5.2.2 避免一股独大 | 第54页 |
5.2.3 建立风险控制制度 | 第54-55页 |
5.2.4 加强内部审计 | 第55页 |
5.2.5 加强监管力度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