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3-18页 |
1 结肠癌概述 | 第13-15页 |
1.1 结肠癌的致病因素 | 第13-14页 |
1.2 结肠癌的诊治 | 第14-15页 |
1.3 多药耐药性 | 第15页 |
2 代谢组学及其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7-18页 |
3.1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维拉帕米增强SW620/Ad300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研究 | 第18-2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1.1 仪器和设备 | 第18页 |
1.2 试剂 | 第18-19页 |
1.3 实验细胞株 | 第1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9-23页 |
2.1 溶液配制 | 第19-20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20-21页 |
2.3 MTT法检测结肠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 第21页 |
2.4 MTT法检测维拉帕米对SW620/Ad300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1-22页 |
2.5 MTT法检测维拉帕米作用后,SW620/Ad300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 第22页 |
2.6 维拉帕米对SW620/Ad300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22页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7页 |
3.1 结肠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 第23-24页 |
3.2 维拉帕米对SW620/Ad300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 维拉帕米增强SW620/Ad300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 第25-26页 |
3.4 SW620/Ad300细胞凋亡 | 第26-27页 |
4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维拉帕米增强SW620/Ad300细胞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 | 第28-4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1.1 仪器和设备 | 第28-29页 |
1.2 试剂 | 第29-3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0-37页 |
2.1 试剂配制 | 第30-31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31页 |
2.3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第31-35页 |
2.4 UPLC检测细胞内紫杉醇的蓄积实验 | 第35页 |
2.5 方法学考察 | 第35-37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3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3.1 结肠癌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P-gp及BCRP的表达 | 第37-38页 |
3.2 UPLC检测细胞内紫杉醇蓄积的方法学考察 | 第38-40页 |
3.3 维拉帕米能显著增加紫杉醇在耐药细胞内的蓄积 | 第40-41页 |
4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维拉帕米抑制SW620/Ad300细胞P-gp功能的作用机制 | 第42-9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1.1 仪器和设备 | 第42-43页 |
1.2 试剂与试药 | 第43页 |
1.3 主要软件 | 第4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43-44页 |
2.2 细胞计数 | 第44页 |
2.3 细胞淬灭与收集 | 第44页 |
2.4 样品提取与纯化 | 第44页 |
2.5 QC样品的制备 | 第44页 |
2.6 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第44-45页 |
2.7 质谱条件 | 第45页 |
2.8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 第45-46页 |
2.9 数据处理 | 第46页 |
3 结果 | 第46-79页 |
3.1 结肠癌细胞样品的总离子流图 | 第46-49页 |
3.2 仪器的稳定性 | 第49-50页 |
3.3 模式判别分析 | 第50-60页 |
3.4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及鉴定 | 第60-67页 |
3.5 代谢通路分析 | 第67-79页 |
4 讨论 | 第79-88页 |
4.1 维拉帕米影响SW620/Ad300细胞中甘油磷脂代谢 | 第81-83页 |
4.2 维拉帕米影响SW620/Ad300细胞中鞘脂类代谢 | 第83-85页 |
4.3 维拉帕米影响SW620/Ad300细胞中TCA循环 | 第85-87页 |
4.4 维拉帕米增强SW620/Ad300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作用机制 | 第87-88页 |
5 结论 | 第88-90页 |
全文总结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个人简历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