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铁路通过能力、运送能力论文

基于车站技术作业仿真的重载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评估与优化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2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综述第14-24页
        1.2.1 车站时间标准查定及数据处理方法第14-15页
        1.2.2 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与加强研究第15-21页
        1.2.3 国外股道进路分配优化研究第21-23页
        1.2.4 现有不足与本文研究方向第23-24页
    1.3 研究技术路线与内容第24-29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页
        1.3.2 技术路线第25-29页
2 重载铁路车站作业流程与时间分析第29-57页
    2.1 重载铁路车站作业流程第29-36页
        2.1.1 接发车作业第29-30页
        2.1.2 调车作业第30页
        2.1.3 装车作业与卸车作业第30-31页
        2.1.4 列检作业第31页
        2.1.5 列尾作业第31-33页
        2.1.6 机车连挂作业第33页
        2.1.7 折角车流作业与列车组合分解作业第33-36页
    2.2 重载列车车站作业时间与运行图标尺统计分析第36-57页
        2.2.1 基于人工写实重载列车车站作业时间第36-38页
        2.2.2 基于写实与参数修正系统的运行图标尺第38-39页
        2.2.3 基于TDCS数据的运行图标尺分布拟合分析第39-54页
        2.2.4 基于TDCS数据的股道占用时间分布拟合分析第54-57页
3 重载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加强数学模型构建与求解第57-75页
    3.1 重载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加强数学模型第57-63页
        3.1.1 问题描述第57-58页
        3.1.2 模型前提与假设第58页
        3.1.3 模型符号说明第58-60页
        3.1.4 模型构建第60-63页
    3.2 案例分析第63-75页
        3.2.1 案例概况第63-65页
        3.2.2 相关参数第65-67页
        3.2.3 求解第67-75页
4 重载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加强仿真优化理论与仿真模型第75-93页
    4.1 重载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加强仿真优化理论第75-78页
        4.1.1 股道与进路优化选择第75-76页
        4.1.2 列车插入法第76-78页
    4.2 重载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加强仿真模型第78-93页
        4.2.1 重载铁路车站仿真基本要素第78-82页
        4.2.2 重载铁路车站作业仿真模型第82-90页
        4.2.3 重载铁路车站能力加强仿真步骤第90-93页
5 重载铁路车站通过能力优化案例分析第93-109页
    5.1 瓷窑湾站车流径路分析第93-94页
    5.2 瓷窑湾站通过能力优化仿真参数第94页
    5.3 瓷窑湾站通过能力优化仿真实验与分析第94-109页
        5.3.1 原始TDCS数据修正第94-96页
        5.3.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96-103页
        5.3.3 仿真法与数学模型法对比第103-10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9-111页
    6.1 结论第109页
    6.2 展望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5页
附录A第115-121页
附录B第121-135页
附录C第135-139页
附录D第139-141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1-14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并行方式的不停站上下客列车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高速铁路动车组分配计划和日常检修计划一体化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