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董事会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我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3-14页
        1.2.1 研究方法第13页
        1.2.2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1.3 文章思路及结构框架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2 结构框架第16-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25页
    2.1 董事会异质性的相关研究第17-20页
        2.1.1 国外相关研究第17-18页
        2.1.2 国内相关研究第18-20页
    2.2 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第20-23页
        2.2.1 国外相关研究第20-21页
        2.2.2 国内相关研究第21-23页
    2.3 董事会异质性与风险承担第23-24页
    2.4 文献述评第24-25页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25-33页
    3.1 相关概念界定第25页
        3.1.1 董事会异质性第25页
        3.1.2 风险承担第25页
    3.2 理论分析第25-27页
        3.2.1 董事会异质性相关理论第25-27页
        3.2.2 银行风险承担相关理论第27页
    3.3 理论研究假设第27-33页
        3.3.1 董事会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第27-28页
        3.3.2 董事会年龄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第28页
        3.3.3 董事会性别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第28-29页
        3.3.4 董事会教育程度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第29-30页
        3.3.5 董事会教育背景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第30-31页
        3.3.6 董事会任期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第31-32页
        3.3.7 董事会兼职数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第32-33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33-48页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第33页
    4.2 变量选择第33-38页
        4.2.1 因变量:银行的风险承担第33页
        4.2.2 自变量:董事会异质性第33-35页
        4.2.3 控制变量第35-36页
        4.2.4 中介变量第36-38页
    4.3 回归模型的建立第38页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8-40页
    4.5 回归分析第40-43页
    4.6 董事会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机制分析第43-46页
    4.7 稳健性检验第46-48页
第5章 结论建议第48-52页
    5.1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8-50页
        5.1.1 研究结论第48-49页
        5.1.2 对策建议第49-50页
    5.2 研究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致谢第58-5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银行齐鲁女仕卡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
下一篇: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e Republic of Peru 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