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过量表达拟南芥CAT影响烟草对气体甲醛吸收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第18-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42页
    1.1 甲醛污染现状及其危害第19-20页
        1.1.1 甲醛的性质第19页
        1.1.2 甲醛的污染来源及现状第19-20页
        1.1.3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第20页
    1.2 甲醛污染的治理方法第20-22页
        1.2.1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第20-21页
        1.2.2 生物清除法第21-22页
    1.3 植物HCHO吸收能力和吸收机理的研究进展第22-29页
        1.3.1 植物HCHO吸收能力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3.2 植物吸收气体HCHO机理的研究进展第23-29页
            1.3.2.1 调控植物气孔开放的相关因素第23-28页
            1.3.2.2 植物HCHO吸收的代谢途径的研究第28-29页
    1.4 提高植物HCHO代谢能力和抗性的遗传工程研究进展第29-32页
        1.4.1 过量表达FDH/SHMT提高转基因烟草吸收HCHO能力的遗传操作第29-30页
        1.4.2 转入甲醛光合同化途径提高转基因植物吸收HCHO能力的遗传工程第30-32页
        1.4.3 甲醛脱氢酶(FALDH)和其他基因的转入提高植物甲醛修复能力的遗传工程第32页
    1.5 植物响应HCHO胁迫生理机理和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第32-36页
        1.5.1 HCHO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32-33页
        1.5.2 植物响应HCHO胁迫应答基因的研究进展第33-36页
            1.5.2.1 代谢和能量相关基因第33-34页
            1.5.2.2 光合相关基因第34-35页
            1.5.2.3 防御相关基因第35-36页
    1.6 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概述第36-40页
        1.6.1 过氧化氢简介第36-37页
        1.6.2 过氧化氢酶的结构特征第37页
        1.6.3 过氧化氢酶的生理功能第37-39页
            1.6.3.1 植物的抗逆信号分子第37-38页
            1.6.3.2 增强植物的光合能力及延缓衰老第38页
            1.6.3.3 维持植物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第38-39页
        1.6.4 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和转基因植物的抗逆性第39-40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0-42页
第二章 过量表达拟南芥CAT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基因植物的鉴定第42-5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42-49页
        2.1.1 植物材料培养第43页
        2.1.2 菌株及相关载体与材料第43页
        2.1.3 CAT入门克隆载体pENTR~*-PrbcS-~*T-CAT和植物过表达载体pK_2-PrbcS-~*T-CAT的构建第43-46页
        2.1.4 烟草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烟草的培养与筛选第46-47页
        2.1.5 过表达CAT转基因烟草基因组插入和转录水平的检测第47-48页
        2.1.6 过表达CAT转基因烟草CAT活性的检测第48页
        2.1.7 大量培养无菌转基因烟草幼苗第48-49页
        2.1.8 数据统计分析第4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2.2.1 植物过表达载体pK_2-PrbcS-~*T-CAT的构建第49-50页
        2.2.2 过表达CAT转基因烟草的鉴定第50-51页
    2.3 讨论第51-53页
第三章 过量表达拟南芥CAT增强烟草对气体甲醛吸收和生理抗性第53-6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4-58页
        3.1.1 植物材料培养第54页
        3.1.2 转基因烟草对气体甲醛吸收能力的测定第54-55页
        3.1.3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测定第55页
        3.1.4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气孔开度的观察第55页
        3.1.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55页
        3.1.6 可溶性糖和总蛋白含量的测定第55-56页
        3.1.7 H_2O_2荧光标记染色第56-57页
        3.1.8 H_2O_2、MDA和PC含量的测定第57-58页
        3.1.9 数据统计分析第5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8-66页
        3.2.1 过量表达拟南芥CAT的转基因烟草植株吸收气体甲醛能力第58-60页
        3.2.2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气孔导度、开度及蒸腾速率的比较第60-62页
        3.2.4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第62-63页
        3.2.5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可溶性总糖和总蛋白含量的变化第63-64页
        3.2.6 H_2O_2探针检测气体HCHO胁迫处理烟草叶片中的H_2O_2第64-65页
        3.2.7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叶片H_2O_2、MDA和PC含量的变化第65-66页
    3.3 讨论第66-69页
第四章 过量表达拟南芥CAT增强烟草对气体甲醛吸收的分子机理研究第69-7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9-71页
        4.1.1 胁迫处理的烟草叶片质膜提取和PM H~+-ATP酶活性测定第69-70页
        4.1.2 胁迫处理的烟草叶片氢泵活性测定第70页
        4.1.3 14-3-3蛋白抗体、向光素抗体及质膜H~+-ATPase抗体的制备第70页
        4.1.4 免疫共沉淀检测14-3-3蛋白与质膜H~+-ATP酶和向光素的互作第70-71页
        4.1.5 数据统计分析第7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71-74页
        4.2.1 气体甲醛胁迫对烟草叶片14-3-3蛋白与向光素、质膜H~+-ATPase互作的影响第71-72页
        4.2.2 气体甲醛胁迫对烟草叶片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第72-73页
        4.2.3 气体甲醛胁迫对烟草叶片氢泵活性的影响第73-74页
    4.3 讨论第74-76页
第五章 过量表达拟南芥CAT增强烟草对环境污染气体甲醛吸收的机理研究第76-88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6-78页
        5.1.1 植物材料培养第76-77页
        5.1.2 气体甲醛胁迫处理的方法第77页
        5.1.3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气孔导度、开度及蒸腾速率的测定第77页
        5.1.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77页
        51.5 可溶性糖和总蛋白含量的测定第77页
        5.1.6 H_2O_2探针检测胁迫处理烟草叶片中的H_2O_2第77页
        5.1.7 H_2O_2、MDA和PC含量的测定第77页
        5.1.8 胁迫处理的烟草叶片质膜提取和PM H~+-ATP酶活性测定第77页
        5.1.9 胁迫处理的烟草叶片氢泵活性的测定第77-78页
        5.1.10 14-3-3 蛋白抗体、向光素抗体及质膜H~+-ATPase抗体的制备第78页
        5.1.11 免疫共沉淀检测14-3-3蛋白与向光素、质膜H~+-ATPase的互作第78页
        5.1.12 数据统计分析第78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8-86页
        5.2.1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气孔导度、开度及蒸腾速率的比较第78-81页
        5.2.2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第81-82页
        5.2.3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可溶性总糖和总蛋白含量的变化第82-83页
        5.2.4 H_2O_2探针检测胁迫处理烟草叶片中的H_2O_2第83-84页
        5.2.5 气体甲醛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叶片MDA、H_2O_2和PC含量的变化第84-85页
        5.2.6 气体甲醛胁迫对烟草叶片14-3-3蛋白与向光素、PMH~+-ATPase的互作水平,以及对PM H~+-ATPase活性、氢泵活性的影响第85-86页
    5.3 讨论第86-8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8-90页
    6.1 总结第88-89页
    6.2 展望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5页
附件A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的生物及化学系统中随机和延迟效应研究
下一篇:干旱胁迫下蚕豆质膜H~+-ATPase调控硝态氮吸收的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