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液压传动论文--液压元件论文--液压控制阀论文

先导式电液比例方向阀控制器的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8-9页
    1.3 先导式电液比例方向阀控制器简介第9-10页
    1.4 先导式电液比例方向阀控制器性能评价指标第10-11页
    1.5 本文的研究研究内容及难点第11-13页
        1.5.1 本文的研究工作的内容第11页
        1.5.2 先导式电液比例方向阀控制器的研究难点第11-13页
第二章 先导式电液比例方向阀特性分析与控制器总体设计第13-25页
    2.1 关键元件结构的原理分析第13-17页
        2.1.1 先导式电液比例方向阀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13-14页
        2.1.2 比例电磁铁第14-16页
        2.1.3 LVDT位置式传感器第16-17页
    2.2 先导式电液比例方向阀特性分析第17-19页
    2.3 控制器总体设计要求和参数第19-21页
        2.3.1 设计要求第19页
        2.3.2 控制器硬件技术数据第19-21页
    2.4 控制器硬件总体方案设计第21-23页
    2.5 控制器软件总体方案设计第23-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控制器硬件设计与改进第25-48页
    3.1 主控芯片的选型与改进第25-28页
        3.1.1 综合比较主控芯片优缺点分析第25页
        3.1.2 新控制器的主控芯片选型与资源分配第25-27页
        3.1.3 控制器主控芯片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第27-28页
    3.2 驱动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和改进第28-35页
        3.2.1 综合比较驱动电流采样优缺点分析第28-29页
        3.2.2 新控制器的驱动电流采样电路设计和改进第29-32页
        3.2.3 驱动电流采样电路的测试实验第32-35页
    3.3 位移测量电路扩展性设计与改进第35-39页
        3.3.1 位移测量电路扩展性设计第35-36页
        3.3.2 位移测量电路的改进第36-39页
    3.4 电源电路的设计和改进第39-43页
        3.4.1 电源电路优缺点分析第39-40页
        3.4.2 电源电路的设计与改进第40-42页
        3.4.3 电源电路的测试第42-43页
    3.5 滤波电路的设计和改进第43-45页
        3.5.1 历年滤波电路优缺点分析第43-44页
        3.5.2 滤波电路设计与改进第44-45页
    3.6 控制器的硬件复位和下载接.的设计与改进第45-46页
    3.7 控制器的其他电路设计第46-47页
        3.7.1 反接卸荷式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第46-47页
        3.7.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第47页
        3.7.3 参数保存与读取电路第47页
    3.8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控制器的软件设计第48-61页
    4.1 软件开发环境第48页
    4.2 底层驱动初始化程序第48-53页
        4.2.1 IO初始化第49页
        4.2.2 AD模块初始化和驱动程序第49-51页
        4.2.3 E~2PROM初始化和驱动程序第51-52页
        4.2.4 串口初始化第52页
        4.2.5 PWM初始化第52页
        4.2.6 定时器初始化第52-53页
    4.3 应用控制程序第53-54页
    4.4 串口控制程序第54-56页
    4.5 上位机程序第56-59页
    4.6 其他程序第59-60页
        4.6.1 自检程序第59页
        4.6.2 故障处理程序第59-60页
    4.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控制器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与实验第61-77页
    5.1 PID控制的改进第61-66页
        5.1.1 普通PID的原理第61-62页
        5.1.2 引入滤波器第62-64页
        5.1.3 积分分离与抗积分饱和算法第64-65页
        5.1.4 加入死区的控制算法第65-66页
    5.2 控制器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第66-68页
    5.3 控制器实验测试第68-76页
        5.3.1 输入输出模块测试实验第69-71页
        5.3.2 电流环测试实验第71-73页
        5.3.3 双闭环控制实验第73-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总结第77-78页
    6.2 展望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MS算法的台桌式主动隔振系统前馈控制研究
下一篇:热电厂运营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以京能秦皇岛开发区“上大压小”热电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