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隔振系统的特性分析与建模 | 第12-13页 |
1.2.2 主动隔振技术中的控制策略 | 第13-14页 |
1.2.3 主动控制算法 | 第14-18页 |
1.2.4 半物理仿真技术 | 第18-19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不基于精确模型的自适应滤波算法 | 第20-34页 |
2.1 台桌式隔振系统理论模型建立 | 第20-26页 |
2.1.1 台桌式隔振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20-25页 |
2.1.2 双腔室空气弹簧的特性 | 第25-26页 |
2.2 自适应滤波算法 | 第26-32页 |
2.2.1 自适应滤波器 | 第27-29页 |
2.2.2 最速下降法 | 第29页 |
2.2.3 最小均方(LMS)算法 | 第29-30页 |
2.2.4 LMS算法性能指标 | 第30-32页 |
2.3 归一化的LMS算法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主动隔振系统前馈控制器设计 | 第34-52页 |
3.1 次级通道辨识 | 第34-37页 |
3.1.1 次级通道对前馈控制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2 次级通道辨识方案选取 | 第35页 |
3.1.3 次级通道离线辨识实验 | 第35-37页 |
3.2 基于滤波x-NLMS算法的前馈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 第37-44页 |
3.2.1 滤波x-LMS自适应滤波器前馈算法。 | 第37-39页 |
3.2.2 滤波x-NLMS算法的收敛性 | 第39-41页 |
3.2.3 基于滤波x-NLMS算法单通道控制系统仿真 | 第41-44页 |
3.3 改进的滤波x-NLMS算法 | 第44-51页 |
3.3.1 次级通道补偿实验 | 第47-49页 |
3.3.2 次级通道误差对前馈控制影响仿真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主动隔振系统前馈控制实验研究 | 第52-68页 |
4.1 主动隔振系统实验装置以及其布置 | 第52-55页 |
4.2 隔振性能测试系统介绍 | 第55-56页 |
4.3 单通道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次级通道补偿前后对比实验。 | 第56-59页 |
4.4 多通道的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 | 第59-67页 |
4.4.1 多通道控制系统控制通道频响特性分析 | 第59-61页 |
4.4.2 多通道自适应滤波器前馈控制方法 | 第61-63页 |
4.4.3 多通道前馈集中控制方法与分散控制方法对比实验 | 第63-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8-7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