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论文选题来源以及意义 | 第7-8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页 |
·国内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综述 | 第8-14页 |
·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国内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及进展 | 第11-14页 |
2 信息共享空间概述 | 第14-20页 |
·信息共享空间产生背景 | 第14-15页 |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 第14页 |
·用户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的提高 | 第14页 |
·用户学习方式的变革 | 第14-15页 |
·用户交流方式的转变 | 第15页 |
·信息共享空间内涵 | 第15-17页 |
·信息共享空间结构 | 第17-18页 |
·信息共享空间构建价值 | 第18-20页 |
·"一站式""无缝式"服务方式符合现代用户的信息需求 | 第18页 |
·提供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新方式 | 第18-19页 |
·有利于图书馆馆员素质和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 | 第19页 |
·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 第19-20页 |
3 图书馆2.0概述 | 第20-26页 |
·图书馆2.0的缘起 | 第20页 |
·什么是图书馆2.0 | 第20-21页 |
·图书馆2.0常用的技术 | 第21-23页 |
·图书馆2.0常用技术分述 | 第21-23页 |
·图书馆2.0技术的特点 | 第23页 |
·图书馆2.0的理念 | 第23-26页 |
4 信息共享空间和图书馆2.0 | 第26-33页 |
·两者联系 | 第26-27页 |
·两者理念一致 | 第26-27页 |
·两者运行机制相同 | 第27页 |
·图书馆2.0对信息共享空间的影响 | 第27-29页 |
·强化了信息共享空间"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第27页 |
·扩展了信息共享空间的资源内容 | 第27-28页 |
·深化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开放性"、"分享性""协作性" | 第28页 |
·提供建设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新方向 | 第28页 |
·促使信息共享空间到协作式学习空间的成功升级 | 第28-29页 |
·实现了新技术和信息共享空间"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完美结合 | 第29页 |
·图书馆2.0技术在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应用 | 第29-33页 |
·Blog在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应用 | 第30页 |
·RSS在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Wiki在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应用 | 第31页 |
·IM在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应用 | 第31页 |
·其他图书馆2.0技术在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5 构建基于图书馆2.0的信息共享空间体系模型 | 第33-49页 |
·模型解析 | 第33-47页 |
·用户 | 第33-34页 |
·资源 | 第34-42页 |
·物理(实体)资源 | 第34-38页 |
·数字(虚拟)资源 | 第38-41页 |
·人文资源 | 第41-42页 |
·社会资源 | 第42页 |
·服务 | 第42-43页 |
·一站式服务 | 第42-43页 |
·个性化服务 | 第43页 |
·交互式服务 | 第43页 |
·管理 | 第43-47页 |
·组织管理 | 第43-44页 |
·资源管理 | 第44-45页 |
·人员培训与激励制度 | 第45-46页 |
·评价体系 | 第46-47页 |
·集成化的信息共享空间 | 第47-49页 |
6 结束语 | 第49-52页 |
·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49-50页 |
·背景研究 | 第49页 |
·理论研究 | 第49页 |
·模型研究 | 第49-50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0页 |
·后续研究设想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