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新型DNA纳米机器的设计、构建及在胞内microRNAs成像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32页
    1.1 DNA纳米技术简介第9-10页
    1.2 DNA纳米机器第10-13页
        1.2.1 DNA纳米机器简介第10-11页
        1.2.2 DNA纳米机器的分类第11页
        1.2.3 DNA纳米机器的应用第11-13页
    1.3 DNA步行者纳米机器第13-30页
        1.3.1 DNA步行者纳米机器简介第13页
        1.3.2 DNA步行者纳米机器步行原理第13-22页
        1.3.3 DNA步行者纳米机器分类第22-24页
        1.3.4 定性方法第24-25页
        1.3.5 性能评价第25-27页
        1.3.6 DNA步行者纳米机器的研究现状第27-30页
    1.4 miRNAs检测与胞内成像第30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0-32页
第2章 熵变驱动,单足模式的DNA步行者纳米机器设计,构建及在胞内microRNAs成像中的应用第32-59页
    2.1 引言第32-33页
    2.2 实验原理第33-34页
    2.3 实验部分第34-42页
        2.3.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34-37页
        2.3.2 实验步骤第37-42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2-57页
        2.4.1 核酸功能化探针的性质研究第42-46页
        2.4.2 可行性分析第46-48页
        2.4.3 条件优化第48-50页
        2.4.4 纳米机器的性能分析第50-52页
        2.4.5 灵敏度分析第52页
        2.4.6 选择性分析第52页
        2.4.7 细胞毒性分析第52-53页
        2.4.8 F/W细胞转染效率分析第53-54页
        2.4.9 F3转染浓度优化第54-55页
        2.4.10 纳米机器在胞内的选择性分析第55页
        2.4.11 细胞荧光动力学分析第55-56页
        2.4.12 荧光共聚焦实验第56-57页
        2.4.13 流式细胞实验第57页
    2.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3章 熵变驱动,双足模式的DNA步行者纳米机器的设计与构建第59-71页
    3.1 引言第59页
    3.2 实验原理第59-60页
    3.3 实验部分第60-64页
        3.3.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60-63页
        3.3.2 实验步骤第63-64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4-70页
        3.4.1 核酸功能化探针的性质研究第64-66页
        3.4.2 可行性分析第66-67页
        3.4.3 条件优化第67-69页
        3.4.4 单链双足模式步行者纳米机器性能分析第69-70页
        3.4.5 选择性分析第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4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附录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二十年福州城市景观及热环境变化研究
下一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新型抑制剂的结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