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款截留行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贿赂款截留行为概述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简介 | 第12-15页 |
第二节 贿赂款截留行为刑法评价必要性 | 第15-16页 |
第三节 贿赂款截留行为的含义 | 第16-17页 |
一、“截留”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二、“贿赂款”的含义 | 第17页 |
第四节 贿赂款截留行为的特征 | 第17-21页 |
一、截留行为主体相对固定 | 第18页 |
二、截留行为目的违法 | 第18-19页 |
三、截留对象性质特殊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贿赂款截留行为的观点分歧及评析 | 第21-27页 |
第一节 观点分歧 | 第21-23页 |
一、无罪说 | 第21页 |
二、受贿罪说 | 第21-22页 |
三、侵占罪说 | 第22页 |
四、诈骗罪说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观点评析 | 第23-27页 |
一、无罪观点评析 | 第23-24页 |
二、受贿罪观点评析 | 第24-25页 |
三、侵占罪观点评析 | 第25页 |
四、诈骗罪观点评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贿赂款截留行为性质分析 | 第27-42页 |
第一节 刑民视角下的贿赂款截留行为 | 第27-33页 |
一、不法原因给付概述 | 第27-28页 |
二、贿赂款属于不法原因给付物 | 第28-29页 |
三、不法原因给付物的刑法保护依据 | 第29-30页 |
四、不法原因给付与不法原因委托 | 第30-33页 |
第二节 贿赂款截留行为与诈骗罪 | 第33-37页 |
一、法律的财产说 | 第33-34页 |
二、经济的财产说 | 第34-35页 |
三、法律·经济的财产说 | 第35-37页 |
第三节 贿赂款截留行为与侵占罪 | 第37-42页 |
一、侵占不法原因给付物 | 第38-39页 |
二、侵占不法原因委托物 | 第39-42页 |
第四章 贿赂款截留行为的司法适用 | 第42-46页 |
第一节 诈骗型贿赂款截留 | 第43-44页 |
一、介绍贿赂能力欠缺 | 第43-44页 |
二、介绍贿赂意思欠缺 | 第44页 |
第二节 侵占型贿赂款截留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