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蛋白质组学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膜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细胞膜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第18-46页
    1.1 哺乳动物细胞质膜的结构与功能简述第21-22页
    1.2 膜的富集和膜蛋白的制备第22-27页
        1.2.1 细胞质膜的分离富集第22-26页
        1.2.2 膜蛋白的抽提与溶解第26-27页
    1.3 膜蛋白的分离策略第27-31页
        1.3.1 基于电泳系统的分离策略第28-30页
        1.3.2 基于色谱系统的分离策略第30-31页
    1.4 膜蛋白的酶解与鉴定第31-37页
        1.4.1 膜蛋白的酶解第31-34页
        1.4.2 膜蛋白的鉴定第34-37页
    1.5 膜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38页
    1.6 定量膜蛋白质组研究第38-42页
        1.6.1 2DE-MS技术路线第38-39页
        1.6.2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路线第39-41页
        1.6.3 非标记定量技术路线第41-42页
    1.7 膜蛋白质组研究总结与展望第42-46页
第二章 脱氧胆酸钠辅助难酶解蛋白的酶解与鉴定第46-66页
    2.1 前言第46-48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48-55页
        2.2.1 实验材料第48-49页
        2.2.2 胰蛋白酶活性测定第49页
        2.2.3 SDC与质谱兼容性分析第49-50页
        2.2.4 肌红蛋白的去折叠和酶解第50页
        2.2.5 标准蛋白质混合物的酶解第50-51页
        2.2.6 大鼠海马膜富集组分的制备第51页
        2.2.7 大鼠海马膜蛋白的酶解第51-52页
        2.2.8 肌红蛋白的MALDI-TOF MS分析和鉴定第52-53页
        2.2.9 CapLC-MS/MS分析和蛋白质鉴定第53页
        2.2.10 数据处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3-55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55-64页
        2.3.1 SDC对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55-56页
        2.3.2 SDC对肌红蛋白变性和酶解的影响第56-58页
        2.3.3 SDC与质谱的兼容性第58-60页
        2.3.4 标准蛋白质混合物的鉴定第60-61页
        2.3.5 大鼠海马膜蛋白的鉴定第61-64页
    2.4 结论第64-66页
第三章 膜蛋白质组鸟枪法分析中酸不溶性去垢剂去除方法的评估与优化第66-84页
    3.1 前言第66-68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68-73页
        3.2.1 材料和试剂第68页
        3.2.2 大鼠肝脏质膜(PMs)的富集第68-69页
        3.2.3 大鼠肝脏质膜富集样本的溶液酶解第69页
        3.2.4 两种去除SDC方法的比较第69-70页
        3.2.5 SDC去除方法的优化第70页
        3.2.6 紫外检测和质谱分析肽段的损失第70-71页
        3.2.7 CapLC-MS/MS分析第71页
        3.2.8 数据处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1-73页
    3.3 结果第73-81页
        3.3.1 紫外检测和质谱分析SDC去除过程中的肽段损失第73-75页
        3.3.2 不同SDC去除方法对肽段和蛋白质鉴定的影响第75-81页
    3.4 讨论第81-84页
第四章 月桂酸钠在大鼠肝脏膜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第84-108页
    4.1 引言第84-86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86-93页
        4.2.1 材料和试剂第86-87页
        4.2.2 大鼠肝脏质膜组分的制备第87-88页
        4.2.3 几种不同去垢剂溶解抽提膜蛋白的效果比较第88页
        4.2.4 去垢剂对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88-89页
        4.2.5 相转移法去除去垢剂第89页
        4.2.6 SL与质谱的兼容性分析第89-90页
        4.2.7 标准蛋白混合物的溶液酶解第90页
        4.2.8 大鼠肝脏质膜组分的溶液酶解第90-91页
        4.2.9 CapLC-MS/MS分析第91-92页
        4.2.10 数据处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92-93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93-105页
        4.3.1 去垢剂的结构分析第93-94页
        4.3.2 溶解膜片能力的比较第94-96页
        4.3.3 SL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96-97页
        4.3.4 SL与质谱的兼容性第97-98页
        4.3.5 标准蛋白质混合物的鉴定第98-101页
        4.3.6 大鼠肝脏膜蛋白的鉴定第101-105页
    4.4 结论第105-108页
第五章 通过电转移和DMF辅助的酶解和肽段回收提高胶分离蛋白质的鉴定效率第108-134页
    5.1 前言第108-110页
    5.2 材料和方法第110-117页
        5.2.1 材料和试剂第110页
        5.2.2 标准蛋白质混合物的SDS-PAGE和不同方法的酶解第110-113页
        5.2.3 MALDI-TOF MS分析第113-114页
        5.2.4 大鼠海马细胞质膜的富集与蛋白质的分析第114-115页
        5.2.5 CapLC-MS/MS分析第115-116页
        5.2.6 数据处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16-117页
    5.3 结果第117-134页
        5.3.1 DMF和PVDF浓度的优化第117-119页
        5.3.2 不同酶解方法的比较第119-123页
        5.3.3 大鼠海马膜富集样品中蛋白质的比较分析第123-129页
        5.3.4 讨论第129-134页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进一步研究设想第134-138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134-136页
    6.2 进一步研究设想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64页
缩写表第164-166页
附表3.1第166-168页
附表5.1第168-195页
附表5.2第195-201页
附表5.3第201-20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202-204页
致谢第204-206页

论文共2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蜡梅花茶加工工艺创新与窨制机理研究
下一篇:定量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结合研究TLR信号通路以及MyD88的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