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高拱坝现场施工温控与进度综合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现场温控信息采集与分析 | 第12-23页 |
2.1 引言 | 第12页 |
2.2 现场温控信息采集分析系统 | 第12-14页 |
2.2.1 系统的开发原则 | 第12-13页 |
2.2.2 系统功能设计 | 第13页 |
2.2.3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13-14页 |
2.2.4 系统实现 | 第14页 |
2.3 温控信息的动态采集 | 第14-15页 |
2.4 温控信息统计与分析 | 第15-17页 |
2.4.1 图表分析 | 第16页 |
2.4.2 温控信息预报警 | 第16-17页 |
2.5 实例分析 | 第17-22页 |
2.5.1 锦屏一级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2.5.2 温控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的应用 | 第18-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现场施工进度实时控制分析 | 第23-31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高拱坝施工动态实时控制 | 第23-27页 |
3.2.1 高拱坝施工实时仿真预测 | 第23-24页 |
3.2.2 高拱坝施工实施进度实时控制流程 | 第24-26页 |
3.2.3 高拱坝施工进度动态调整 | 第26-27页 |
3.3 实例分析 | 第27-30页 |
3.3.1 工程施工实时仿真预测 | 第27-29页 |
3.3.2 赶工措施优化及调整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现场温控和进度综合评价分析 | 第31-54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现场混凝土温控措施 | 第31-34页 |
4.2.1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 | 第31页 |
4.2.2 混凝土入仓温度 | 第31页 |
4.2.3 混凝土浇筑温度 | 第31-32页 |
4.2.4 浇筑层厚及浇筑间歇期 | 第32页 |
4.2.5 水管分期冷却 | 第32-34页 |
4.2.6 表面养护和保护 | 第34页 |
4.3 现场温控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4.3.1 人工骨料 | 第34-35页 |
4.3.2 浇筑间歇期 | 第35页 |
4.3.3 混凝土施工能力 | 第35页 |
4.3.4 混凝土浇筑 | 第35页 |
4.3.5 一期冷却 | 第35-36页 |
4.3.6 中期冷却 | 第36-37页 |
4.3.7 保护及保温 | 第37页 |
4.4 综合评价方法 | 第37-41页 |
4.4.1 综合评价问题的基本要素 | 第37-39页 |
4.4.2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 第39-41页 |
4.5 层次分析法 | 第41-43页 |
4.6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 | 第43-46页 |
4.6.1 RSR 法基本概念 | 第43页 |
4.6.2 RSR 分析原理及步骤 | 第43-46页 |
4.7 实例分析 | 第46-53页 |
4.7.1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6-47页 |
4.7.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7-48页 |
4.7.3 编秩和计算 | 第48-49页 |
4.7.4 区间估计 | 第49-50页 |
4.7.5 RSR 的比较 | 第50-51页 |
4.7.6 RSR 值的分布 | 第51-52页 |
4.7.7 分档排序 | 第52-53页 |
4.7.8 结论 | 第5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