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与各国贸易关系论文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6页
    1.1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第8-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第9-10页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0页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0-12页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2-13页
    1.4 贸易竞争与互补理论第13-16页
        1.4.1 比较优势理论第13-14页
        1.4.2 竞争优势理论第14-15页
        1.4.3 产业内贸易理论第15-16页
    1.5 数据来源第16页
2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贸易发展现状第16-22页
    2.1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贸易总量变化趋势第16-20页
    2.2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贸易结构的变化第20-22页
3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第22-41页
    3.1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贸易比较优势分析第22-25页
        3.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第22页
        3.1.2 显示性比较优势实证分析第22-25页
    3.2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贸易竞争优势分析第25-28页
        3.2.1 贸易竞争力指数第25页
        3.2.2 贸易竞争力指数实证分析第25-28页
    3.3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出口市场竞争性分析第28-30页
        3.3.1 市场相似度指数第28页
        3.3.2 市场相似度指数实证分析第28-30页
    3.4 中国与东盟在纺织服装贸易竞争性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第30-33页
        3.4.1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对贸易竞争性影响第30-32页
        3.4.2 劳动力成本第32页
        3.4.3 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相似性第32-33页
        3.4.4 主要纺织品服装进口国的贸易壁垒第33页
    3.5 贸易互补性分析第33-35页
        3.5.1 贸易互补性指数第33-34页
        3.5.2 贸易互补性指数实证分析第34-35页
    3.6 产业内贸易分析第35-36页
        3.6.1 产业内贸易指数第35页
        3.6.2 产业内贸易指数实证分析第35-36页
    3.7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贸易增长的动力第36-38页
        3.7.1 贸易增长动力模型第36页
        3.7.2 贸易增长动力模型实证分析第36-38页
    3.8 双方纺织服装互补性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状总结第38-41页
        3.8.1 互补性较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第38-39页
        3.8.2 产业链下游产品普遍不具备互补性第39-40页
        3.8.3 纱线产品的双边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面料类产品的双边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第40-41页
4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贸易存在的问题第41-46页
    4.1 双边贸易规模不大第41页
    4.2 国际主要出口目标市场趋同第41-42页
    4.3 第三方市场贸易壁垒加剧中国与东盟国家此产业的竞争第42-43页
    4.4 东盟大部分成员国纺织品服装工业无法与中国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衔接第43-44页
    4.5 中国与东盟制成品类产品和服装类产品互补性不强,纺织品产业内贸易规模较小第44页
    4.6 部分国家担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会对本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带来负面影响第44-45页
    4.7 贸易便利化措施不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边贸易增长第45-46页
5 政策建议第46-53页
    5.1 通过区域经贸合作增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纺织品服装产业互补性第46-48页
    5.2 鼓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向东盟转移以规避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第48-50页
    5.3 减小双方在第三国市场的竞争第50页
    5.4 推动贸易便利化进一步发展第50-52页
    5.5 中国较为成熟的高端服装品牌需要准确定位东盟高端市场需求第52-53页
结论第53-57页
后记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69页
详细摘要第69-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参数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软饮料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