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文化理论论文--文化哲学论文

主体的张扬与退隐--现代文化场域中的消费主义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32页
    1.1 生产、消费与消费主义第10-16页
    1.2 消费主义的研究视角第16-30页
    1.3 本文的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第30-32页
第2章 现代文化场域:消费主义与主体性的内在关联第32-53页
    2.1 主体、主体性与现代文化场域第32-43页
        2.1.1 现代主体的凸显第33-38页
        2.1.2 以主体性为核心的现代文化场域第38-43页
    2.2 现代文化场域中主体及其与消费主义的内在关联第43-53页
        2.2.1 现代主体的理想状态及其与消费主义的内在关联第44-48页
        2.2.2 现代主体理想的失落及其与消费主义的内在关联第48-53页
第3章 张扬与退隐:消费主义的主体困境第53-93页
    3.1 消费主义与主体的张扬第53-66页
        3.1.1 对物的占有与支配第54-58页
        3.1.2 对自我的自由设定第58-63页
        3.1.3 对人际关系的能动建构第63-66页
    3.2 消费主义与主体的退隐第66-80页
        3.2.1 对物的依赖第66-72页
        3.2.2 对符号意义的依赖第72-76页
        3.2.3 主体自我的境遇化第76-80页
    3.3 消费主义与主体间性第80-93页
        3.3.1 人际关系的物化第80-83页
        3.3.2 主体间性的失落第83-93页
第4章 重塑健全生活主体:扬弃消费主义的一种可能性第93-134页
    4.1 消费主义的非合理性第93-114页
        4.1.1 消费主义体现和助长了现代主体的片面性第93-107页
        4.1.2 消费主义放弃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第107-114页
    4.2 重塑健全的生活主体第114-134页
        4.2.1 健全生活主体的基本维度第114-125页
        4.2.2 重塑健全生活主体的条件与途径第125-134页
第5章 消费主义与当前中国第134-155页
    5.1 当前中国消费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第134-146页
        5.1.1 消费主义在当前中国的表现形式及其基本特征第134-141页
        5.1.2 影响消费主义的社会文化因素第141-146页
    5.2 在中国扬弃消费主义的可能性条件与途径第146-155页
        5.2.1 继承和发扬自身文化中的优良传统第146-152页
        5.2.2 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第152-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1页
致谢第161-16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组织规划与多速率传输技术研究
下一篇:《礼部韵略》多音字音义规定及其执行考析